字词 | 海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若李昌泉,字复琦,号海若,清鄞县人。中武举。指画古雅不俗。 海若hǎi ruò(号)见复琦。 海若hǎi ruò泛指海神。李白《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海若hǎi ruò传说中的海神;借指大海。《楚辞》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汉·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宋之问《洞庭湖》: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孙逖《江行有怀》:昼行疑海若,夕梦识江妃。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吟弄东海若,倚笑扶桑春。 海若傅説中的北海神。張衡《西京賦》:“海若游於玄渚,鯨魚失流而蹉𧿶。” 海若 海若见“汤显祖”条 ☚ 海浮 海邻 ☛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临川派”的创始人。隆庆四年举人,万历十一年进士,至北京礼部观政,后自请为南京太常寺博士,迁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神宗,远谪广东徐闻县,降为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因打击豪强,又遭弹劾,遂愤而辞职,隐居故乡临川,三年后被正式免职,晚年家境贫困,然怡然自乐,不改其志。所作杂剧,今存《牧丹亭》等五种。原有《玉茗堂诗集》十八卷、《玉茗堂文集》十六卷、《玉茗堂尺牍》六卷、《赋》六卷,后人辑为《玉茗堂全集》。另有小说《续虞初新志》八卷。 海若hǎi ruò泛指海神。李白《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海若 海若hǎiruò┃┃ 简称若。《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释文》引司马彪曰:“若,海神。”后以“海若”称大海。唐·宋之问《洞庭湖》诗:“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 健水 海岳 ☛ 海若 海若或作若、北海若。楚辞神话人物。《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洪兴祖补注:“海若,《庄子·秋水》所称北海若也。” ☚ 涓子 海童 ☛ 海若❶指海神。唐李白《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诗: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海若传说中北海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单称“若”。《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后亦泛指海神。 海若(1次)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北海之神。令~舞冯夷《远》 海若hǎi ruò传说中的海神。章炳麟《訄书·原教下》:“海若者,右倪之龟也,以为瀛之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洪兴祖补注:“海若,《庄子》所称北海若也。”金开诚校注:“海若,神话中的海神名。”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海若 海若 hǎiruò 省稱“若”,亦稱“北海若”。傳說中海神名。其說始於先秦。《楚辭·遠遊》:“張《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洪興祖補注:“海若,《莊子》所稱北海若也。”《莊子·秋水》:“[河伯]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若,海神。”漢·張衡《西京賦》:“長風激於别隯,起洪濤而揚波。浸石菌於重涯,濯靈芝以朱柯。海若游於玄渚,鯨魚失流而蹉𧿶。”參見本類“水若”。 海若hǎi ruò〖名词〗 海若传说中的海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庄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