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检疫
海港检疫(quarantine)一词源于意大利语quaran-tina,原意是40。其所以转为海港检疫的含义,是因为1377年为防止鼠疫的扩散而在意大利的拉格里把来自黎巴嫩和埃及的船只隔离了40天的缘故,其后,检疫一词则用以表示对传染病人或可疑者及接触者进行隔离或限制其行动,作为预防传染病所采取的措施,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十九世纪起,就预防传染病问题召开了国际会议,并拟订了一些协定,终于在1903年形成了独立的国际条约。其后经过数次修改,1926年国际联盟制定了国际卫生条约做为检疫的国际守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检疫作为防止传染病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了国际卫生规则。这一规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会的决定进行修改,并通报各参加国,建议修改各国的国内法。最近一次修订是1969年的第22次全会进行的,自1971年起实施,名称也改作“国际保健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