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建设
为保护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而建立,管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几百万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即由这些生物和生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三个层次,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即是在海洋领域内,在基因、物种及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与措施。由于过度开发和乱捕滥采,有的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减少,有的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目前我国已有80多种水生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海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维持海洋自然生物多样性和丰富性,对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海洋自然要素及其分布区,依法划定的保护和管理的海洋区域,主要由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海洋珍稀濒危物种自然保护区和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海洋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最有代表性和最有保护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目前我国已建设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60多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52个。这些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最有代表性和最有保护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❶要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保证保护效果。已批准并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完善机构、组织保护队伍、提高保护管理人员素质、增添必要的设施和设备,以保证保护区的正常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❷开展必要的科学研究,提高保护水平。要分期分批进行本底 (或零点) 调查,摸清区内的生物物种、生态结构,包括群落组成、分布特征以及非生物环境要素的状况,结合全国海洋环境监测进行定期生态监测,掌握保护效果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并建立档案或数据库以利比照。有条件的保护区要建立生态实验室,开展系列生态实验研究和专题调查研究,如珊瑚礁和红树林的生态学研究、物种濒危和灭绝机制及某些珍贵生物的引种、繁殖等实验研究。
❸增建一批急需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扩大保护范围。为使我国典型的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比较全面有效的保护,再提升或增建一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❹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使保护区建设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