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珍珠母图356)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珍珠母图356) 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的蚌壳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的贝壳经煅烧而成。 主产广西、广东、海南。江苏、浙江等亦产。 【性状鉴别】 完整的贝、蚌壳呈长圆形,外面显粗纹,附有绿苔,内面洁白有珠光。长10~20cm,宽7~14cm,边较薄。经过洗刷煅烧后则为不规则的薄片状,大小不等,厚1~5mm,外表面乳白色或灰白色,有美丽光泽及“云片”状纹路(生长线纹);内表面光滑或有小凹陷。质疏松,易碎成片状或易剥离,用手摸之有白粉。无臭,味淡。 以色白整齐、无碎末、表面无黑皮、质松脆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洗净泥炒,除去杂质。 (二)切制 碾细,过马尾筛,取细粉备用。 (三)炮炙 煅制 (1)取净珍珠母,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研碎。 (2)原药在铁板上烈火烧2小时,取出放冷。 【性味归经功效】 寒、咸。归肝、心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治疗肝阳所致头痛、耳鸣、眩晕,常与白芍药、磁石、牡蛎等配伍。若肝阳上亢、烦躁易怒,可与夏枯草、钩藤、菊花等配伍。 2.肝热目赤,视物昏花 本品有清肝泻热明目之功效,治疗常与菊花、石决明、车前子等配伍;治疗肝虚视物昏花,可与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配伍;治疗夜盲雀目,可与苍术、猪肝和鸡肝同煮服用。 3.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本品有重镇安神的作用。对癫痫、悸风抽搐,可与天南星、天麻、钩藤等配伍;治疗心悸、失眠、心神不安,可与朱砂、龙骨、琥珀等配伍。 本品还可用之燥湿疮疡,珍珠母粉内服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制为眼膏可治疗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等症。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5~30g。宜先煎,外用适量。 【备注】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本品含碳酸钙90%以上,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氧化物,并含多种氨基酸。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有中和胃酸的作用;能抑制肠管和子宫的收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