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
一定范围内海洋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 (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目前发现,海洋物种有20万种,仅占地球陆地、淡水等的10%左右。但是从分类系统动物界的 “门” 看,海洋占有28门,其中13门是独有,占全球之冠 (陆地11门,1门独有; 淡水14门,没有独有门; 共生15门,4门独有)。海洋物种分布是不均匀的,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最高物种多样性分布在热带珊瑚礁,可与陆地雨林物种多样性相媲美。对海洋物种分布的研究表明: 随纬度降低,物种多样性增高,但是从最近浮游生物物种研究看出,在北半球低物种的多样性出现在高纬度,而高物种多样性却出现在中纬度,从赤道到北纬15°之间却处于中等水平,显然最高与最低之间出现不连续性。在南半球浮游生物多样性却比较平稳地逐渐过渡。贝类和鱼类在低纬度具有高物种多样性,海草高物种多样性却出现在中纬度海区,而海洋哺乳类和苔藓动物却在高纬度出现高物种多样性。在大洋海盆的东缘较西缘的丰富。在北大西洋温带沿岸的物种远较北太平洋的物种为低。我国海域既是许多热带海洋生物分布的北缘,又是一些温带海洋生物分布的南界。已记录有物种20278个,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门。其物种比淡水多,比陆地少。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从地球诞生到今天的45亿年来大自然在缓慢地变化,造就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气候条件是形成不同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物种,物种依赖生态系统而存在。
海岸生态系统多样性。如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 我国沿海潮间带共记录有1590种生物,其中渤海251种,黄海605种,东海881种,南海971种。物种数由北往南增加,且以广温、广盐和广分布种占优势,也有温带的特有种。而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中,如在浙江以北沿海的河口和内湾,有众多的盐碱沼泽地和滩涂,被覆盖着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又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构成了沼泽—草地—鸟类生态系统。如上海南汇至杭州湾口两岸滩涂以及甬江、瓯江两岸滩涂等。
遗传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这种多样性表现在各个不同的个体中。尽管生命多样,许多动物在胚胎阶段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它们长大之后却是非常不同,科学研究现在已经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在细胞核里有些丝状物质——DNA,DNA上的螺旋状密码的不同排列组合就决定了生物之间的差别,DNA上基因决定了生命的遗传特征,这样就使每个物种都保持着自己祖先的特征,而又不完全相同。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带走它特有的基因,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