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时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时序shí xù

❶节候,时令。李益《合源溪期张计不至》: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
❷光阴,时光。韦应物《寄柳州韩司户郎中》: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时序shí xù

指季节的次序。
(例)
❶正值秋末冬初时序,见了些:野菊残英落,新梅嫩蕊生。(六十二·791·)
❷正是时序易迁,又早冬残春至,不暖不寒,正好逍遥行路。(六十四·814·)

时序

时序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刘勰有关文学发展过程的历史概括。语出其《文心雕龙·时序》篇:“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又篇末赞云:“蔚映十代,辞采九变。枢中所动,环流无倦。质文沿时,崇替在选。终古虽远,旷焉如面。”在《时序》篇中,刘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史观,他以诸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时序”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其理论核心是“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二句,“时序”与“世情”并称而成文,当属同义。而“时序”或“世情”,指的是历史生活与现实面貌。其具体内容,据《时序》全篇所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盛衰和社会的治乱。如论周代诗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周初太平盛世,诗歌和平雅正,或“乐而不淫”,或“勤而不怨”,君臣上下,同声唱和,心相鸣感。西周末期至春秋,王室衰乱,民不聊生,所以诗人或哀鸣,或愤怒,《黍离》之悲与《板》《荡》之怒,正是时代的呐喊。所以他进一步加以理论概括:“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风动于上”,指朝廷政治的兴衰隆污;“波震于下”,则指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时代政治,就有怎样的诗歌反响。二是君主的爱好和提倡文学。如云:“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对于建安文学之盛,刘勰认为与当时的统治者曹操父子的“雅爱诗章”和大力提倡有密切关系。当然,在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君主的提倡为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但过分夸大帝王的决定作用,则又是刘勰的理论局限。三是学术思想面貌。如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起云涌,纵横家游说盛行,因此影响了屈原、宋玉的辞赋,联藻日月,交彩风云,其“炜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各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往往影响一代文风,“江左篇制,溺乎玄风”(《明诗》),指出了玄学对于魏晋以后诗歌的影响。由此可见,是社会现实的变化,决定或影响了文学的历史发展;时代的精神,必然反映在文学创作之中;文风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风貌有时偏于质朴,有时崇尚文彩,都受时势驱遣,而与时代审美趣味相合拍。所以说是“质文代变”,“崇替在选”。总之,刘勰“时序”,启人颇多。如唐刘禹锡“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之论(见其《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记》);宋戴复古《论诗十绝》有句“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见《石屏集》卷七);明李东阳“然则人囿于气化之中,而欲超乎时代土壤之外,不亦难乎”(见其《怀麓堂诗话》);清叶燮“运会世变使然,非人力之所能为也,天也”(见其《原诗·外篇下》);无不可见“时序”的影响。

☚ 才胆识力   通感 ☛
时序

时序shi xu

时间、季节的次序。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之一:“凄风忤时序,苦雨遂成霖。”

☚ 时鲜   时易 ☛

时序

时序

《文心雕龙》中的美学观点。《文心雕龙·时序》:“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暐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时序》篇评述了文学发展历史,指出文学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的变化带来了文学的变化,除此是自己的内在的发展规律。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随之也不断地除旧更新,不断地丰富发展。

☚ 夸饰   知音 ☛

时序shí xù

时间的先后;季节的次序:悲~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八七·1125)

季节

季节

季(季候;旱~) 时(时节;时令;时季;时制;时景) 序(序次;气序) 期节 风候 物候 景候 节律
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岁时
一季:浃时
四个季节:四运 四象 四时 四季四节
一年,四季:岁时
季节的次序:序次 时序 节序
一年的时序:岁事 岁功
时序失调:愆序
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首时
多雨的季节:雨汛
初夏梅雨季节:梅候
雨水多的季节:雨季 湿季
秋天收获的季节:橙黄橘绿 绿橘黄橙枨黄橘绿
秋冬季节:阴(阴期)
秋冬阴寒季节:阴驾
降霜季节:霜分
营业旺盛的季节:旺季 盛季
春光物候:莺莺燕燕

另见:耕种 时间 变化 节令

☚ 季节   农时 ☛

时间先后

时间先后

时间的先后顺序:时序 灰管
时间在前的:先(~前;~期;在;原~)前(~段;~期;~朝;~夜;头~;以~;早~;此~) 早(~先;~期;~年;~春) 上(~午;~月;~年;~古) 头(~年;~月)
表示在某个时间的前面:之前
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预(预前;预先;预早;~先八先) 逆(逆先) 豫(~早) 事先 事前
表示时间在中的:中(~期;~叶;~年;~世) 半(~夜;月~)
时间、位置不前不后:正好 恰好 恰巧刚好 偏巧
时间合适:以时 及时 守时 趁时 趋时 趣时 孔时 匝时 迫时 及辰
时间在后的:后(~来;午~) 下(~午;~年;~代;~世) 晚(~期;~世;~秋;~清) 旰
表示某一个时间后:来(从~;素~;向~;古~)
一段时间的结尾:

另见:先 后

☚ 时间先后   以后 ☛

时间

时间

时(时光;时日;时辰;时分;时月;时序;时候;时节;时阴;时刻;时晷;时漏;时几;时刻) 晷(晷刻;晷影;晷景;晷时;晷漏) 年(年光;年月;年华;年数) 岁(岁月;岁时;岁年) 日(日辰;日力;日色;日刻;日景;日刻;日脚;白日) 旬 刻(漏刻) 光景 光阴 工夫 早晚 百度 行漏 洞漏 钟漏 钟箭 白兔赤乌
表示时间:宫点
时间和日期:时日(~苦长) 轮日 日子
钟点,时间:
时间还够:赶及 赶趟 来得及 赶得上
时间宽裕:宽暇
时间宽缓:从容
时间不够:不遑(~顾及) 未遑 渴日赶不上
时间短赶不上:来不及
事务繁多,时间不够用:目不睱给
时间紧迫:刻不待时
时间非常宝贵:一刻千金 千金一刻
时间无规律:间(间或;间常) 有时(有时候) 偶尔
时间驻留:停景 停晷
很有时间:绰有余暇

另见:度过 抓住 惜时 空间 报时

☚ 时间   某时 ☛

社会

社会

社会或自然界:天地
社会上:世(世间;世域)
人世社会:人海
封建主义的社会形态:封建
社会面貌:世相
世事,社会情况:事务
社会变化情况:风雨晦明 晦明风雨
当前的社会:时世 时序 时务
混乱的时世:浊世
红尘浊世:炎浊
佛教指成为心意的世界:
佛教称所居的世界:佛地
佛教称现实世界:尘境
佛教称六尘所构成的虚幻世界:尘界
印度传说中一个范围较大的世界:无万大千
社会变化,时代不同:世异时移
社会和时代不同:世殊时异
社会情况混乱:世事纷扰
社会普遍纷乱:天下滔滔
(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

另见:人间 天地 国家 制度 安定 不安定 动乱 黑暗

☚ 社会   社会制度 ☛

时序shí xù

时节的先后。《史记·苏秦传》:“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毋令犹蒙恶声焉。”

时序

时序

时间的先后与同时呈现的概念。新闻报道必须在时序制约下进行。任何客观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次序性,其运动变化都是先后相随、连续更替,按照一定的时序发展的。任何事物发生时间的前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都是相对另一个事物而言的。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这是极其严格的新闻时限法则。时间始终不断向前流动,它的先后次序是个永久性序列。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说:“只有当我们把握住运动时,才能领悟到时间。”新闻事实按照时间的不可逆性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成为不可逆转了。在新闻写作中,背离这种时序而颠倒事实发生的顺序,使报道无视时限的严格性,对客观存在进行肢解,便是一种欺世蒙真的新闻活动。时间只能进,不能退,时间的直向性决定事态的发展总是从过去经过现在,走向未来。新闻事实的选择只有按照这一顺序,才能再现客观事实的真相,记者违背时序法则,也就颠倒了客观世界的运动顺序,或把原因说成结果,或把结果看成原因,或什么也没有说明,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 时间形态   余也鲁 ☛
000008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