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带hǎidài藻类植物,扁平带状,生长于海中。含碘量较高,可以吃,也可以做药材。现多人工养殖。 海带 海带hǎidài“海待”的谐音。指海外归来人员还没找到工作,处于等待的状态。 ☚ 蛤蟆镜 海根 ☛ 海带kelp属于海带科(Laminariaceae) 的海带属中形成肥厚带片的栽培种,一二年生海藻(海底自然繁殖时为二年生,人工筏式栽培时为一年生)。学名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别名江白菜、昆布。属低等植物,褐藻门(Phaeophyta)。每100克海带干制品含蛋白质8.2~9.0克、碳水化合物54.3~56.2克、钙1 177~1 341毫克、磷216~221毫克、铁122~150毫克及维生素等,还含有丰富的甘露醇、褐藻胶和碘。带片可煮汤、炒食、醋酥或制果酱等。能治疗和预防缺碘性甲状腺疾病,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做饲料添加剂,增加家禽蛋品的碘含量。中国食用海带已有1 000年以上的历史,现大规模栽培。 海带生活史 生长发育特性 海带传入中国后经多年栽培驯化,对温度适应性产生了变化,孢子囊形成适温15~20℃,配子体生长适温15℃,水温20℃时配子体不能排卵、受精。孢子体形成适温为10℃,生长适温为3~10℃,水温13~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减,干物质积累最快。水温超过23℃,放出的游动孢子不能长成配子体。 栽培技术 海带栽培分育苗、分苗和养成三个阶段。 育苗 中国栽培海带初期多在海面育“秋苗”,后改为室内育“夏苗”。培育夏苗时要求海水中含孢子密度为100倍显微镜下每视野有30~50个孢子。将育苗器置含孢子海水中约6~8小时,使孢子附着其上。育苗器有绳帘(北方用)和竹帘(南方用)两种,须在水中煮沸并长时间浸泡。育苗期间严格控制水温和光照,保持水质清洁。配子体阶段水温为12~14℃,光照强度1 000勒克斯(lx)以下; 孢子体阶段水温为8~12℃,光照强度1 500~4 000勒克斯。育苗用海水经净化处理,并加入氮、磷、铁等无机盐类,保持池水流动,每天换水量为1/5~1/2。育苗池每半月彻底洗刷一次。采苗后约一星期开始洗育苗器,初期轻洗,后期重洗、勤洗,以防杂藻大量附着繁殖。 在炎夏,幼苗须低温条件下生长3~4个月后,移到海面(水温20℃以下)暂养。暂养方法和水层因海区而异,海水透明度不到1米者,多采用竹框硬架或梯形软架将育苗器平挂于筏架上;海水透明度超过1米者,一般将苗绳剪成长50~60厘米的截段,单绳垂挂于筏下。垂挂初期置水面下80~150厘米,后期逐渐提升到30~50厘米。 分苗 幼苗移到海面暂养,生长速度加快。当幼苗体长15~20厘米时,需及时移植疏散(分苗)。南方采用“单棵夹苗”法,苗距2~4厘米; 北方采用此法时,苗距为4~5厘米。如采用2~3棵一束时,束距为7~8厘米。夹苗时,忌夹幼苗柄部色环区,防带片畸形。南方混水区采用浅水层平挂,亩放养3~5万株幼苗; 北方一般采用斜平养和垂养,亩放养1.2~1.5万株。培养水层深于幼苗暂养水层,一般为100~200厘米。 养成 南方水质肥沃,透明度小,一般以满足海带对光条件要求为主; 北方海区水质偏瘦,透明度变化大,在海带不同生长期,要调节好光线、营养和水流三个因子间的相互影响。采取初期“密集暂养、集中施肥”,中期“移筏或移苗绳”的技术措施,可提高产量。 采收与加工 海带收获期是依据藻体的干重增长,即所谓“厚成”情况而决定的。水温和光照强度是影响“厚成”的主要因子,水温15℃左右可开始采收。有单棵间收、隔绳间收和初期单棵间收,后期整绳采收等方法。采收后立即将海带平铺晒场晒干,亦可将海带盐腌后晒干,但后法损失营养成分多且品质较差。干海带易吸水返潮和长霉变质。大规模生产时应及时分级、打包; 少量生产时可将干品密封,可较长期保存。 海带常见病有幼苗畸形病和腐烂病,大海带的绿烂病和叶卷病等。保持水质清洁、水流畅通,增施肥料,避免光照过强和水温剧烈变化,都可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海带药名。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又名海马蔺、海草。为眼子菜科植物大叶藻Zosteramarina L.的全草。主产辽宁、山东。咸,寒。清热消痰,软坚散结,利尿。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水肿,疝气。煎服: 4.5~9g。本品含碘、大叶藻素(Zosternin)、维生素B2及鞣质等。全草含对磺酸桂皮酸,木犀草素、香叶木素等的硫酸酯,香豆酸、多种氨基酸,还有糖脂和磷脂等。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海带kelp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褐藻门,海带科,海带属。大型带片状海藻。冷温带性海藻,原产日本,在中国自然分布区为辽东和山东半岛海区,经过南移养殖已扩展到长江以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沿海地区。一般生长在低潮带下2~5 m深的岩石上。藻体(孢子体)褐色,基部具假根状固着器,上接柱形短柄,柄端着生带状叶片,一般长为2~4 m,宽20~30 cm。叶片革质,两缘呈波状褶皱。柄与叶片内部组织分化为“表皮”、“皮层”与“髓”。“皮层”中具黏液腔,“髓”部有类似筛管的构造。无性繁殖时于“叶片”表面产生许多棒状单室孢子囊,囊内产生的游动孢子逸出后,萌发成微型雌、雄配子体。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有明显异形世代交替现象。体内富含褐藻胶、粗蛋白、甘露醇、钾、碘以及维生素等,为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对防治甲状腺肿大、降血压、止血等亦有疗效。此外,还可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等供食品、纺织、印染、橡胶、造纸等工业用。 海带 1.孢子体外形 2. 孢子体切面 3. 孢子囊层 海带褐藻门游孢子纲海带目海带科海带属。一种大型褐藻。俗称江白菜。藻体棕褐色,带状,一般长2~4 m,最长可达7 m,宽20~30 cm。藻体分固着器、柄、叶片3部分。柄部短而粗,圆柱形;叶片薄,且有波状褶皱。生长分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和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2个世代。生长发育分幼龄期、凹凸期、脆嫩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6个阶段。海带原为冷水性藻类,产于日本,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20世纪末,中国的海带年产量已达20余万t。养殖区域已从北方沿岸扩大到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及广东东部沿岸。海带不仅可食用,还可提取甘露醇、碘、褐藻胶等。海带干品含碘量约为3‰~4‰。可食用、医用及做工业原料。 海带 海带haidaiLaminaria japonica褐藻门、海带科。在其生活史中有2种类型的植物体,一为大型的孢子体,一为微小的配子体。孢子体一般长2~4米,有的可达5~6米。从外形上可明显分为固着器、带柄和带片3部分。固着器是由多次二叉状分枝的假根所构成,用以固着岩石或绳索上。带柄仅5~6厘米长,亚圆柱形。带片最长最宽,为人们食用的部分。幼体时绿褐色,成熟时褐色。生长点位于带片基部和带柄连接处,为居间生长。带片和带柄的内部结构类似,都由表皮、皮层和髓3部分组成。无性生殖时,在带片两面可见许多不规则形的突出体表的深褐色斑块,即为孢子囊层。制成切片观察时,可见带片表面由许多棒状孢子囊和隔丝整齐地相间排列成栅栏状层,隔丝顶端还有胶质冠。孢子囊中的2倍体的核经过减数分裂和数次有丝分裂,产生32个梨形并具有2条侧生不等长鞭毛的游动孢子。释放到海水中后,它们分别萌发成雌、雄配子体。雄配子体一般由几个至几十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只产生1个具2条侧生而不等长鞭毛的精子。雌配子体通常由1个较大的细胞组成(有时为2~3个细胞),内产1卵,成熟时卵排出,并附于卵囊的破裂口上,受精后形成合子。再经过细胞分裂,产生幼小的孢子体和长成大的孢了体。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海带为冷湿性海藻,产于苏联的堪察加东南岸、千岛群岛南部、萨哈林岛,以及日本、朝鲜的一些海域。我国原来不产海带,据说是1927年前后从日本传入。现在我国仅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有自然生长的海带。人工养殖场北起辽宁,南至福建沿海,几乎遍及整个海岸线。海带含丰富的褐藻胶、甘露醇、多种维生素,以及碘、钙、铁等,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还有药用价值。 ☚ 水绵 裙带菜 ☛ 海带 海带藻类蔬菜。生于水温较低的海中。叶片呈褐色。 ☚ 竹荪 紫菜 ☛ 海带 海带Haidai藻类褐藻门。藻体褐色,革质,一般长2—4米,基部有叉状分枝的固着器,可固着在海底岩石上,其上为一圆柱状短柄,再上为带状叶片,叶片中央较厚,有波伏褶皱,叶片基部靠柄处有生长点,可进行居间生长。叶片与柄部构造复杂,分3层,外为表皮,中为皮层,内为髓部,繁殖时,叶表面产生无数棒形孢子囊,相聚成囊群,囊内产生32个游动孢子,孢子成熟后,由囊内逸出,萌发成分枝状的雄配子体或1个圆形细胞的雌配子体,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经接合后生成合子,合子不经休眠,即发育成小藻体(孢子体)。在自然条件下,海带为3年或2年生海藻,孢子体于第三年秋季散放出孢子后死亡。生于水温较低海中,分布于我国北部及朝鲜、日本和前苏联太平洋区沿岸。我国北部及浙江、福建沿海大量养殖。富含藻胶及碘质,可食用和药用,亦可提取碘、褐藻胶、甘露醇等工业原料。 ☚ 红藻 紫菜 ☛ 海带 海带Laminariajaponica褐藻门,海带科。生活在沿海和海湾的一种低等藻类植物。整个植物体没有根、茎、叶,但下面有像根形的“固着器”;中部有像茎形的细圆而短的“柄”;上部有像叶形的扁平而宽大的“叶状体”。固着器可把海带牢固地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柄1条,不分枝,长5~6厘米;叶状体也叫“带片”,长短不一样,一般长2~7米,宽20~50厘米,厚2.5毫米,边缘较薄,波浪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褐色,所以叫褐藻。叶状体可以吃,营养丰富,不仅含有碘、钙、磷、铁、钴等多种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褐藻酸、纤维素、甘露醇等。唐宋代以来,被誉为延年益寿的补品,现在证实,海带还有防癌、治癌等功效。其中的纤维素可延缓胃排空的时间和促进大肠蠕动。可防治糖尿病、骨痛病、肥胖症、高血压、脑溢血、便秘等。所含的碘量较多,还可医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也可提取碘、甘露醇等医学、工业用品。1927年由日本传至我国,产量极少,仍靠进口。1957年以后,经改进人工养殖法,北起辽宁,南至广东沿海,都可养殖,生长1年便可收割。现已成为世界生产海带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很多国家都把海带称为“长寿菜”、“健美菜”。 ☚ 发菜 裙带菜 ☛ 海带 海带又名昆布,海味蔬菜类食物。具有清热消痰,软坚行水的作用,适用于瘿瘤、瘰疬。用于瘰疬瘿瘤,常与海藻协同应用,如《肘后方》用昆布、海藻等分研末,蜜丸如杏子大,含咽汁,日3~4次,以治瘿瘤。现代研究:含碘量最多,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藻氨酸、多聚糖、昆布糖及碘化物等物质。药理证实:海带所含碘对甲状腺机能亢进、基础代谢增高的患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藻酸素有明显的降压和清除血脂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做血脂清除剂,亦有预防白血病的作用。 ☚ 菠菜 大蒜 ☛ 海带hǎi dài《本草纲目》草部第19卷海带(11)。药名。 海带hǎidài中药名。出《嘉祐补注本草》。别名海马蔺、海草。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 的全草。主产于辽宁、山东。咸, 寒。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治瘿瘤瘰病、脚气浮肿及水肿, 煎服: 4. 5 ~ 9 克。本品含碘、大叶藻素、维生素B2 及鞣质等。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海带 海带本品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Zostera manina L.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海带为太阴人药。功能软坚化痰、利水。主要用于太阴人中消证。常与太阴人方清心莲子汤加本品治中消证。 ☚ 海藻 昆布 ☛ 海带sea tangle;kelp 海带kelp;seawee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