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鸭稻共栖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鸭稻共栖型

鸭稻共栖型

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的生态养殖模式。而鸭粪作为肥料。这种模式可以生产无公害鸭,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营养的大米和鸭肉。稻鸭共栖技术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各地充分利用稻鸭共栖这一技术,实现了无公害稻鸭高产高效双丰收。
稻鸭共栖技术的操作要求是:
❶掌握合理的密度。鸭在稻丛间的放养密度,既要考虑稻间饲料能保证鸭的生育需要,又要考虑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以每亩放养12—15只为宜,并且最好以500只左右为一群,既有利于避免过于群集而踩伤前期稻苗,又能分布到圈定范围稻间各个角落去寻找食物,达到较均匀地控制田间害虫和杂草的目的。在放养雏鸭时,最好在一群里放养四五只大一两个周龄的幼鸭,以起到遇外敌时能预警,返回躲风雨时能领头的作用。为了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放养前每只鸭还需注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疫苗。
❷适宜的肥水管理。鸭属水禽,在稻间觅食活动期间,田面要浅水层,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以利于鸭脚踩泥搅浑田水,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水稻根、蘖生长发育的作用。可通过分片搁田的办法,解决水稻晒田的需要,即在一片田中,其中一半稻田内保持水层,把鸭赶进去; 另一半排水搁田,搁好田后灌水,将鸭赶到这一半稻田,让另一半稻田排水搁田至达到要求为止。或把鸭赶到田边的河、塘内过渡三四天。为了不影响鸭在稻间觅食生长,最好在移栽水稻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复合肥为主,追肥则以鸭排泄物和绿萍腐烂还田肥土代替。
❸病虫草害防治。防治稻间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但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虫等疾病还须辅以高效的农药。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这些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喷药期间应注意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生物农药对水稻和鸭子没有毒害,又符合A级绿色大米生产技术要求。此外,可在60亩左右稻间设一盏捕虫灯 (设在灯下周围5米左右不种作物的地点上更好),以诱杀蛾类害虫。由于鸭在稻间不断采食和踩踏,可减少田间杂草。
❹适宜的饲喂管理。为防止夜晚大敌的侵害,特别是人为的偷盗,提高鸭的成活率,以及便于鸭子转场放牧时的管理,鸭子宜集中在少数一些懂养鸭技术的专业户手中饲养。每天清早将鸭子空腹赶入大田,到傍晚又将鸭子收回鸭棚。傍晚再适量增喂一些辅助饲料,如碎米、米糠。刚放养10天左右的雏鸭觅食能力差,早晚要添补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辅助饲料,以满足鸭子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投入辅助饲料量的多少根据稻田内杂草、水生小动物的数量确定。此种管理模式,可减少每亩稻田需围网、立竿、修建简易鸭棚的投入,又可提高养鸭的安全性,特别是提高养鸭农户的规模效益和增强管理好鸭子的积极性,节省了人力、物力。

☚ 生物互利共生的立体生态模式   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模式 ☛
000006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