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关合作理事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关合作理事会各国政府为统一关税制度、 简化海关手续而建立的一个国际性海关组织。1952年11月4日成立,总部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下设3个主要机构:分类委员会、估价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海关合作理事会现有成员近100个,中国于1983年7月18日正式加入该会。 海关合作理事会 海关合作理事会国际性的海关组织。成立于1953年,截止1985年共有95个成员国。其主要任务是: 研究关于加强各缔约国海关技术合作的一切事宜;研究海关规章、技术等问题; 拟定各种海关公约和建议书; 交流各国海关业务制度方面的资料; 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该组织设有总秘书处,负责处理海关合作理事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秘书长、副秘书长由理事会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此外还设有商品分类目录委员会、海关估价委员会等机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该组织先后制定了14个海关公约和50多个建议书,供各国海关采纳。其“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或称“布鲁塞尔税列分类目录”是目前唯一的国际性分类目录,现已被151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国际贸易的75%是根据该目录进行进出口、征税、统计的。1983年7月18日中国正式加入该理事会。 ☚ 海关估价制 海洋运输 ☛ 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关税领域中的国际性合作组织。1952年11月正式成立,前身为1947年建立的“欧洲关税同盟研究团”。成员包括96个国家和地区。总部在布鲁塞尔。宗旨和任务:起草有关关税制度的条约和文件,保证各成员国关税制度的统一;研究关税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召开会议,交流专业经验和信息;加强同联合国及其组织的联系和合作。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下设技术、品目、估价、财政、政策等8个委员会。经费主要来自成员缴款和社会捐赠。 海关合作理事会国际性的海关组织。由原欧洲区域性组织发展成为包括100多个成员国的广泛的国际间合作组织,是世界各国为统一关税制度、简化海关手续而设立的国家间协调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政府间的海关合作组织。前身是欧洲关税同盟研究团。根据1950年12月签署的《关于建立海关合作理事会公约》于1953年1月正式成立。主要职能:研究关税合作问题,审议征税技术问题及其经济因素,促进关税税则号列的统一及海关手续的简化,对有关的公约和条例进行统一解释、监督执行情况及调解纠纷,向成员国提供有关税则、条例和手续方面的情报和资讯。制定的《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即“布鲁塞尔税则”)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与世界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协作编制了《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简称“协调税制”),适应了国际经济、技术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总部设在布鲁塞尔。中国于1983年7月加入。 海关合作理事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政府间海关组织,成立于1953年1月26日,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现有九十五个成员国。该会成立的历史过程是: 1947年,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十三个国家在巴黎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决定成立欧洲关税同盟研究小组,负责研究成立关税同盟事宜和制定有关措施。1948年,该研究小组设海关委员会,并附设关税局协助工作。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三个公约,即《关于成立海关合作理事会公约》、《关于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公约》和《海关估价公约》。1953年,根据《关于成立海关合作理事会公约》而建立的海关合作理事会,负责解释和实施后两个公约,并担负着协调海关手续,促进缔约国之间的海关合作,研究改进海关技术和海关法规等任务。1983年7月18日,我国政府正式加入了海关合作理事会。 海关合作理事会 海关合作理事会国际性的海关组织。最初由欧洲13个国家组成的欧洲海关同盟研究组倡议发起的。1950年该研究组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设立海关合作理事会”等三个公约。1952年海关合作理事会正式成立,现在已有成员国96个,除苏联外,世界上重要国家,包括东欧国家,都参加了该组织。我国于1983年7月18日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海关合作理事会是一个有关海关制度的技术性组织,涉及的问题仅限于海关业务技术方面。它提出公约草案或建议,推荐给各国采纳,以此方式改进和协调各国海关的业务活动,以达到统一和简化各国海关手续制度;研究与关税技术有关的规定的发展和改进,促进各国政府在这些事务上的合作,以有利于国际贸易。 ☚ 关税同盟 新关税条例 ☛ 海关合作理事会 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为统一关税、简化海关手续而建立的政府间协调组织。1952年12月成立。其前身为1947年成立的“欧洲关税同盟研究团”。现有成员95个。中国于1983年7月18日加入。总部设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其宗旨为:研究有关关税合作问题,审议征税技术及其经济因素以统一关税,简化海关手续,确保对其他两个公约(即《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公约》和《海关征税货物估价公约》)的统一解释和运用,监督各国的执行情况,负责调节纠纷,并向成员国提供有关关税、条例和手续方面的情报和咨询。理事会为其最高权力机构,下设专门委员会,如:商品分类目录、海关估价、协调制度、常设技术、政策以及反欺瞒斗争等。总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海关合作理事会成立后,对各成员国复杂相异的商品分类方法删繁就简,制订出一部《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分类目录》,简称布鲁塞尔税则目录。该目录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该税则目录还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互相转换的基础上出了第三版。其后,为适应国际经济技术和贸易的需要,该组织又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商会等组织以及美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协作,编制了《协调商品名称与编码制度》(简称“协调税制”),供各种经济贸易活动采用。 ☚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海关合作理事会 海关合作理事会国际性政府间的海关组织。成立于1953年1月26日。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截至1985年,已有95个成员国。1947年,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的13个国家在巴黎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决定成立欧洲关税同盟研究小组,负责研究成立关税同盟事宜和制定有关措施。翌年,该研究小组设海关委员会,并附设关税局协助工作。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三个公约,即《关于成立海关合作理事会公约》、《关于海关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公约》和《海关估价公约》。1953年,根据 《关于成立海关合作理事会公约》 而建立的海关合作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关于加强各缔约国海关技术合作的一切事宜; 研究海关规章、技术等问题;拟定各种海关公约和建议书; 交流各国海关业务方面的资料; 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其“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或称“布鲁塞尔税列分类目录”是目前唯一的国际性分类目录,已被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1983年7月18日,中国正式加入该理事会。 ☚ 海关 关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