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知不足斋丛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知不足斋丛书 《知不足斋丛书》是清人鲍廷博汇集其家藏珍钞旧刻而编辑的大型综合性丛书。“知不足斋”为辑者藏书斋名,取《大戴礼记》“学然后知不足”为义。乾隆时,诏开四库馆,采访天下遗书,鲍廷博集其家藏600余种,命其子士恭由浙江进呈。后蒙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并题御制诗“知不足斋奚不足? 渴于书籍是贤乎。”加以褒奖。鲍氏为报答所受恩宠,将平生的藏古书善本,刻印成书公诸海内。至嘉庆十八年,所刻书至27集,未竟而卒。其子士恭续刊,自乾隆二十一年至道光三年(1776—1823)总刊出30集。现有清乾隆道光间长塘鲍氏刊本,民国十年(1921)上海古书流通处据鲍氏刊本景印。 鲍廷博(? —1813)字以文,号湪饮,清桐乡县人。鲍氏生平酷嗜书籍,家富藏书,尤喜搜罗散佚。嘉庆癸酉,鲍氏年逾八旬,复以进书,钦赐举人。翁广平《鲍湪饮传》:鲍氏读书“每一过目,即能记其某卷某页某伪字。有持书来问者,不待翻阅,见其板口,即曰此某氏某板、某卷刊,伪若干字,案之历历不爽。”鲍氏尝为夕阳诗盛传于时,人呼鲍夕阳。有花韵轩咏物诗存。 《知不足斋丛书》全书刻印30集,每集8册,共计207种,781卷。这是一部以精善而著称的综合性丛书,鲍氏充分发挥丛书辑佚功能,收入许多罕见难得的珍本秘笈。许多久已亡佚而又重新复出的珍贵典籍,像宋谢枋得的《诗传注疏》、南宋黄震的《古今经要》、苏轼之子苏过的诗文集《叙川集》、宋沈括的《苏沈内翰良方》等均被收入于丛书之中。《四库全书》虽有辑录,但只有抄本没有刻本,难以流传,鲍氏丛书的刊行就大大弥补了这一缺陷。 鲍氏收书虽以罕见为主,但仍注重实用,提倡实学。丛书内容广博,经史子集无所不包。主要为经史、考订、地理、算学、金石、诗文集、书画、书目等方面的著作。其中关于历史、地理、科学技术、诗文及其评论的一些著述尤为引人注目。关于历史方面的著述可分为二类:一为考证辨误,一为见闻杂录。前者较有价值的有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吴缜《新唐书纠谬》和《五代史纂误》等。后者较有价值的有宋费衮的《梁溪漫志》、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曾敏行的《独醒杂志》,以及《朝野类要》、《五国故事》、《归潜志》等。地理方面较为重要的有宋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明肖洵的《元故宫遗录》、祁露的《赤雅》等。科技方面著作是鲍氏收辑的重要方面,其中元李治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最可宝贵,另外还收入了唐王孝通的《辑古算经》,李淳风的《孙子算经》、宋杨辉的《续古摘奇算法》、元丁巨的《丁巨算法》、清张敦仁的《辑古算经细草》和李锐的《弧矢算术细草》等重要算学著作。反映农业生产的宋陈旉的《农书》、秦观的《蚕书》和楼涛的《耕织二图诗》,这三种书藏书家罕有著录,比较珍贵。 文学方面鲍氏丛书中的诗文集、诗话、评注占有很大比重。代表性的有唐王棨《麟角集》、宋潘阆《逍遥集》、刘应时《颐庵居士集》、元袁易《静春堂诗集》、杨元孚《滦京杂咏》、明刘浦《草窗词》、清冯舒《诗纪匡谬》、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此外,还有《皇宋书录》、《兰亭考》、《山静居画论》、《石刻铺叙》、《金石史》、《石墨镌华》、《古刻丛钞》、《世善堂藏书目录》、《勿庵历算书目》、《澹生堂藏书约》、《广释名》、《字通》等书,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金石、目录、小学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辑刻丛书的过程中,鲍氏不以得一二善本为满足,必广借藏书家其他善本,相互雠校,并得不少学者名流协助。即使是流传很久,多有缺佚,难以求全的古书,也留心搜访,使其有所补益。在《丛书》中鲍廷博还在大部分书后题有自己的跋语,有的是一跋再跋。这些跋语对作者的生平、版本授受源流、传播情况、校勘优劣、内容梗概、特点等作了不同程度的简要叙述。值得注意的是鲍氏汇集一批从日本传来的中国已经亡佚的重要典籍,有《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郑注》、《全唐诗逸》、《五行大义》、《论语义疏》等。 总之,《知不足斋丛书》以罕见和实用为宗旨,注重善本,校刊精审,力革前人丛书之弊,收书首尾完整,在当时和以后都有很大影响。卢文弨、王鸣盛、钱大昕、李调元等许多学者名流都很推重此书,几乎把它视为私刻丛书之泰斗。王鸣盛称赞这部丛书“有功于艺林为甚巨,今夫经之有传注训诂,史之有辨证援据,学问之大者尽于此矣。” 和鲍氏同时的顾修,收鲍氏丛书所未收,仿鲍氏之体例辑《读画斋丛书》。李调元则以鲍氏丛书为楷模,编辑了《函海》。此后,蒋光煦所辑《别下斋丛书》和《涉闻梓旧》,钱煦祚所辑《指海》也都具有鲍氏丛书之遗风。直接模仿其形式和体例,并沿用其名的还有高承勋的《续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十七种,分两集刊出,有清渤海高氏刊本。光绪中,鲍廷爵的《后知不足斋丛书》收书五十一种,有清光绪中常熟鲍氏刊本。另外还有佚名的《仿知不足斋丛书》。 知不足斋丛书丛书名。清鲍廷博辑,子士恭续辑。收书二百零七种,包括经史考订、算书、金石、地理、书画、诗文集、书目等类。为清代大型丛书之一。其后,高承勋辑有《续知不足斋丛书》十七种,鲍廷爵辑《后知不足斋丛书》四十七种,皆仿其体例。 知不足斋丛书三十集,二百零七种,八百二十三卷。清鲍廷博(1728—1814)编辑。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迁居武林(今杭州)桐乡之邬镇。诸生出身,性耽文史,家中藏书极富,筑室储书。乾隆中四库开馆,广访遗书,廷博进献六百余种,受到朝廷褒奖。因刊刻书籍功在朝野,嘉庆中钦赐为举人,著有《花韵轩咏物诗存》。“知不足斋”是鲍氏藏书斋名,取 《大戴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为义。《知不足斋丛书》所收为旧刻旧钞本,皆取全书,首尾俱足。先儒论著,凡有涉于经史诸子者,则收入以辅翼经传,裨益见闻,供学者考镜之助;至于诗话说部,必取合于风雅者方可入集。本丛书随刊随印,历时长久,鲍廷博刻至二十七集而卒,其子鲍士恭为广续成之,共得书三十集:第一集收唐高彦休《御览阙史》等八种二十八卷,第二集收宋刘敞《公是先生弟子记》等八种四十一卷,第三集收宋陆游《入蜀记》等七种二十六卷,第四集收唐李淳风《孙子算经》等七种二十四卷,第五集收宋王巩《清虚杂著》等十种三十一卷,第六集收宋释文莹《玉壶清话》等五种三十三卷,第七集收魏何晏《论语集解义疏》等三种二十四卷,第八集收北周张丘建《张丘建算经》等五种二十卷,第九集收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等七种二十三卷,第十集收唐林慎思《续孟子》等九种二十八卷,第十一集收宋谢枋得《诗传注疏》等十种三十六卷,第十二集收宋段昌武《昌武段氏诗义指南》等十二种二十二卷,第十三集收岳珂《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等十种二十四卷,第十四集收陈陈叔齐《籁记》等七种十卷,第十五集收宋吴缜《新唐书纠缪》等五种三十三卷,第十六集收宋董史《皇宋书录》等四种五十七卷,第十七集收宋吴缜《五代史纂误》等五种二十六卷,第十八集收宋黄庭坚《宣州乙酉家乘》 等六种二十六卷,第十九集收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等七种二十七卷,第二十集收元李冶《测圆海镜细草》等五种二十九卷,第二十一集收汉郑玄《孝经郑注》等十二种十九卷,第二十二集收后蜀何光远《重雕足本鉴戒录》等七种三十一卷,第二十三集收清全祖望《读易别录》等十四种三十六卷,第二十四集收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等六种二十七卷,第二十五集收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等二种三十二卷,第二十六集收隋萧吉《五行大义》等五种十九卷,第二十七集收宋李心传《道命录》等七种二十七卷,第二十八集收宋杜绾《云林石谱》等五种三十三卷,第二十九集收元王逢《梧溪集》等二种九卷,第三十集收宋程洵《克庵先生尊德性斋小集》等七种二十卷。丛书校雠精审,刊刻尤精,当时即称为善本。其后有高承勋《续知不足斋丛书》、缺名《仿知不足斋丛书》、鲍廷爵《后知不足斋丛书》等,说明本丛书影响广远,可谓丛书之上品。今有清乾隆道光间长塘鲍氏刊本、民国十年(1921)上海古书流通处据清鲍氏刊本影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