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洽Qià

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馀姚、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洽qià

❶霑潤。揚雄《長楊賦》:“蓋聞圣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爲身。”張衡《東京賦》:“既光厥武,仁洽道豐。”
❷和諧。《文選》班固《東都賦》:“至乎永平之際,重熙而累洽。”
❸周遍。桓譚《仙賦》:“積氣關元,精神周洽。”《古文苑》張衡《冢賦》:“系以脩𡑞,洽以溝瀆。”
❹廣博。見下。

(一)qià ❶合,协调,完善。《小雅·正月》十二章:“洽比其邻,昏姻孔云。”毛《传》:“洽,合;邻,近;云,旋也。”朱熹《集传》: “洽、比,皆合也。言小人得志,有旨酒嘉肴以合比其邻里,怡怿其昏姻。”王先谦《集疏》:“诗言小人朋党,饮食宴乐,合和邻近,周旋昏姻。”《周颂·丰年》一章:“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毛《传》:“皆,遍也。”孔《疏》:“以会其百众之礼,谓牲、玉、币、帛之属,合用以祭故神,又下予之福甚周遍矣。”朱熹《集传》:“洽,备。备百礼而神降之福,将备遍也。”《周颂·载芟》一章: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郑《笺》:“烝,进;畀,予;洽,合也。进予祖妣,谓祭先祖、先妣也。以洽百礼,谓飨燕之属。”(二) hé
❷水名。见《史地篇》〔洽〕条。

☚ 活活   洵 ☛

洽hé

水名。源出今陕西合阳县西北,文王曾迎亲于此。《大雅·大明》四章:“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毛 《传》: “洽,水也。渭,水也。涘,厓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冯翊有郃阳县。应劭云: 在郃水之阳。” 阳,水之北。马瑞辰《通释》:“《括地志》: ‘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里。’ 《元和志》:‘夏阳县古有莘国,汉郃阳县之地。乾元三年改为夏阳县,县南有莘城,即古莘国,文王妃大姒即此国之女。’是莘在郃阳之证。郃阳县盖因 《诗》 ‘在郃之阳’ 而立名。”陈奂《传疏》:“盖水以北为阳。合阳,合水之北。汉高帝为刘仲筑城于郃阳县之东北,为郃阳侯,汉初称或不误。渭,亦莘国之水名。莘国东滨大河,亦在渭水北,故下文云:‘亲迎于渭’ 也。”朱熹 《集传》:“洽,水名,本在今同州郃阳夏阳县,今流已绝,故去水而加邑也。”

☚ 鬼方   洛 ☛

读音h·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葛合切,入,合韵。
❶古水名,亦作“郃;源出陕西的郃阳县北,今称金水。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q·ia(ˋ),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苦洽切,入,洽韵。
❶商洽;商量;洽接。
❷融洽;谐和。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x·ia(ˊ),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侯夹切,入,洽韵。
❶沾湿;浸润;润泽。
❷广博;广大。
❸协和;协调;和谐。
❹商量;交换意见。

上一条: 下一条:

洽掐qiǎ

❶浸润。例:让水慢慢渗~进去。
❍ 腌~菜,涹~菜。
❷周遍。例:转~了几圈儿,没找着人。
❍ 路堵(yuān)~了一圈。
❸施贴。例:到处乱汃(biǎ)~、贴~广告。
《说文》:“洽,沾也。”《汉语大字典》:“洽,周遍。”《李氏中文字典》:“洽,施贴。”

洽《广韵》侯夾·洽;gáp‖qià

和谐;融洽(方言要与“食”合用):𪜷两个真~食yīn lg é zīngápziáh(比喻双方思想感情融洽)。《诗·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洽此四國。”郑玄笺:“洽,《禮記》作協”。晋·陶潜《答庞参军》诗:“歡心孔洽,棟宇惟鄰。”宋·司马光《乞令皇子伴读官提举皇子左右人札子》:“語言不洽,志意不通。”

◇ gáp(液体)浓:糜真~bbé zīn gáp(稀饭很浓)
❍ 糊真~goózīn gáp(浆糊很浓)。可带重叠后缀。如~膏膏gáp gōgō、~醪醪gáp lóló。

{}4405闽语。福建厦门〖〗。浓;稠:卤汤伤太~。迂腐;差劲:~人‖目色真~眼力很差。

洽qià

❶和谐
 △ 融~。
❷联系;商量
 △ 接~。

❶谐和:款~︱融~。
❷接头;商量:~谈︱~商︱~借︱~办︱~妥︱接~︱商~︱面~。

洽qià

❶ 和谐,一致:融洽。
❷ 商谈,互换意见:商洽│面洽。
❸ 周遍,广博:博洽多闻。

见〔渥洽〕

洽qia

洽比 洽借 洽商 洽谈 洽妥 洽闻 接洽 款洽1 面洽融洽 商洽 博识洽闻

洽qià

合也。《詩經·周頌·載芟》: “爲酒爲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禮。” 鄭玄箋:“洽,合也。” 《禮記·仲尼燕居》: “凡衆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洽於衆也。” 鄭玄注: “洽,合也。”

洽qià

〖形容词〗
周遍(2)。《路温舒尚德缓刑书》: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但是天下太平还不周遍的原因,是刑罚扰乱啊。《路温舒尚德缓刑书》: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天下太平还不周遍,都是因为这个缘故。


洽qià

〖动词〗
浸润,施及(1)。《秦楚之际月表》:德洽百姓,摄行政事。——仁德施及百姓,开始代行政事。

洽qià

❶ 滋润,浸润。《尚书·大禹谟》:“好生之德,~于民心。”《后汉书·班固传》:“功德著于祖宗,膏泽~于黎庶。”(黎庶:百姓。)比喻受到恩惠。《世说新语·政事》:“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
❷ 和谐,融洽。《诗经·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此四国。”(矢:施行。)
❸ 周遍,广博。《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于天下。”《后汉书·韦彪传》:“好学~闻,雅称儒宗。”

*qia

C7A2
❶〈文〉沾湿,浸润:以内~五脏(《淮南子》)。
❷〈文〉广博:~闻/博~。
❸商量,交换意见:~商/接~/~谈/面~。
❹和睦,和谐,一致:融~/意见不~。

广博

广博

洽(洽博) 硕硕 综博 浩瀚 淹博 赅洽 博见
学识广博:博识 辨博
 聪明博识:敏识
 多闻博识:洽闻
敏捷广博:敏洽
明达广博:睿博
明慧而广博:明洽
充盈广博:满博
丰富广博:赡博
详实广博:翔博
详备广博:详洽 详博
淳正广博:淳博
精深广博:精洽 渊洽
 学问精深广博:奥博
性格刚直,学识广博:謇博
学识丰富,但不精深:博而不精
(知识、技艺等)广博而不专精:博而不深
(读书)广博(没消化)而效果不好:博而寡效
(学识大而多:广博)

另见:博学︱浅薄

☚ 学识   学识渊博 ☛

和谐1

和谐1

合(合和;熹合;脗合) 洽(谦洽;情意浃~) 偕(谐和;谐密;谐俪;安谐) 雝 燮(燮和;不~) 汁(汁协) 雍 詥 和平 和比 和雍 和静 畅和 调勰 调均 和均 周和 盐梅 翕习 协和 萓葶
能够和谐:克协 克谐
均衡和谐:钧谐
和谐美妙:谐靡
谐和优美:谐美
到处充满生机,自然和谐美好:鸢鱼飞跃鹰飞鱼跃 鱼跃鹰飞 鱼跃鸢飞 鹭飞鱼跃 飞跃鱼鸢 飞跃鸢鱼
美善和谐:懿和
雅正谐和:韶和
彼此和谐:同和
彼此融洽和谐:和如琴瑟 和如瑟琴
协调和谐:调合
宽舒和谐:阐谐
婉转和谐:婉谐(莺语~)
交融和谐:交和
和谐一致:允谐 协调 搭调
密合,内心和谐纯一:调密
和谐而不紊乱:顺序
极和谐﹑安顺:至和
和谐的样子:翕如
(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和谐)

☚ 协调2   符合 ☛

渗透

渗透

瀸(瀸渍;瀸濇) 跑 渗泄 宣泄湛润 沦浃 浸透 浸渍 渗渍 沁透 沁漉 泄漏 渗洩
汁液渗透:滋液
液体着纸而散开或渗透:洇(墨~) 湮(湮湿)
逐渐渗透:洽(浸洽) 沾(沾渥;沾润)洎 浸淫 津润 津渍 浸润 渐渍 沁润
雨水充分地浸润土地:沾霈 沾沛 沾洽 沾足
液体慢慢地渗到物体里面去:渗入
液体或气体等渗入:
(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渗透)

☚ 漏出   渗出 ☛

浸湿

浸湿

洽 濡(濡润;濡沾) 浞 沾(沾浥;沾润;沾漉;沾濡;沾湿) 渥 渐 溻湿 润浸 濡染
汗水把衣、被等弄湿:溻(溻湿)
浸湿透彻:沾浃
浸湿的样子:浞浞 离簁 离纚
汗水浸湿的样子:汗漉漉 汗浸浸

☚ 湿   湿润 ☛

感情

感情

情(情华;情意;情肠) 意(意好) 心肠 心想
感情和景物:情景(~交融)
思想感情:心气
凡人的思想感情:凡念
文章流露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 行间句里 行间字里
人的各种感情:六情
看到眼前的东西产生了某种感情:睹物兴情
感情自然产生:油然(~而生)
能克制自己,感情适度:怨而不怒
见面不相识,感情生疏:对面千里 觌面千里
感情不外露:深沉
思想感情相同:等志
感情专注:钟情(一见~)
钟情,感情专注:钟心
感情特别专注于某一事物:情有独钟
感情纯洁专一:冰雪居心
感情专一深重:笃重
感情忠贞不变:捣麝成尘 捣麝尘香
感情不专一:见异思迁 见异而迁 三心二意 三心两意
感情起落变化:起伏
思想感情的变化:情变
感情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情随事迁
感情变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爱憎无常
感情不平静:飘荡
感情和睦,没有隔阂:洽(融洽)
感情恢复到和原来一样和睦:和好如初(对人或事物的关切、喜爱的心情:感情)

另见:关心 喜爱 心情 情感 融洽 夫妻情 不动心

☚ 感情   各种感情 ☛

融洽

融洽

浃(浃洽) 洽(洽比;契洽;沾洽;惬洽) 适会 雍和 融怡
情意融洽:脾和
 情意融洽无间:水乳(~不分;~难分)
 情意诚挚融洽:情款 情欵
欢乐融洽:欢洽
亲近融洽:习洽
 亲切融洽:昵洽
 亲密融洽:亲洽
(互相间的感情关系好:融洽)

另见:感情 关系 友好 和睦 ︱抵触

☚ 融洽   关系融洽 ☛

商量

商量

商 讲 洽 评论 说道 思量 量衷 计会 计较 计校 计挍 谘诹
表示商量的语气:罢 啵 乎
商量和讨论事情:议事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接洽 接头
共同商量:共商 合计 相谋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会商
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协商 协议议协
同对方协商以期解决有关问题:交涉(多方~)
当面商量:面商 当面鼓,对面锣
接洽商量:洽商
 当面洽商:面洽
咨询商量:谘商
商量决定:商定 量定
反复商量:磋商
仔细商量:细商量
诚恳相商:恳商
好商量:好说(好说话)
商量妥当:商妥 说结
互不商量:各不相谋
无商量的余地:没有说的
(交换意见:商量)

另见:交换 意见 商讨 讨论 商定

☚ 商量   商议 ☛

普遍

普遍

普(普泛;普通;普博;周普;还普) 遍(遍周;周遍) 广(~为;~被) 达(发达) 众 咸 皆(孔皆) 偕 宣 竟 历(~告;~览) 均 蟠(~满九州) 溥(溥遍) 洽(洽通;洽浃;周洽) 漫 泛 诩 全面 滔滔 该辩 周浃
普遍、全面:
涉及的方面多:旁(~征博引) 泛(~指;广泛)
广泛地:纵(~观)
普遍,广泛:普广 溥汜
丰富广泛:赡宏
普遍达到:周(周遍;周溥) 备 浃(浃洽) 蟠(蟠极;蟠满) 光被(~四表) 遍及 遍达 遍满 翔洽溥洽 洽普 普洽 宏溥
满,遍及:
普及,遍及:普浃
广布,普及:流普
遍及天地间:际地蟠天
遍及各地:连州跨郡 连州比县
无所不至,四处遍及:极天极地 极天际地 极天蟠地 穷天际地 蟠天极地 蟠天际地 蟠地极天 际地蟠天
均匀周遍:均遍
(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普遍)

另见:广大 共同 存在

☚ 普遍、规模   规模 ☛

洽qià

侯夹切,入洽。
❶浸润,湿润。《书·大禹谟》:“好生之德,~于民心。”
❷协调,和谐。《诗·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此四国。”
❸精通,通晓。见“该洽”。
❹广博,普遍。《汉书·司马迁传》:“博物,~闻。”

洽qià

❶跟人联系,交换意见,商量事情。如:接洽,面洽,洽商。
❷和谐。如:融洽,和洽。

洽hé

(古水名) the He River
另见 see also qià。


洽qià

Ⅰ  ❶ (和睦; 协调一致) be in harmony: 融 ~ be in harmony; 意见不 ~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not see eye to eye
❷ (接洽) consult; arrange with: ~ 商 make arrangements with; talk over with Ⅱ  [书] (广博; 周遍) extensive; wide: 博物 ~ 闻 have an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a wide experience
另见 see also hé。
◆洽谈[商] make arrangements with; talk over with; 洽谈会 discussing meeting

洽qià

闻博见

❷ 博多闻

❸ 殚见闻|广见

❹ 重熙累

篆qià

[氵(水,意符)+合(聲意符)→洽(《説文》:“洽,沾也從水合聲。”洽,跟人聯繫,商量〈面洽、接洽〉;諧和〈融洽〉;廣博,周遍〈博識洽聞〉。)]
《詩經·大雅·江漢》:“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文德詔書頒下,和睦四方國家。)

洽qià

(9画)

*洽qià

9画 水部 
(1) 广博: ~闻|博~。
(2) 和谐;协调: 融~|感情不~。
(3) 在一起商量: ~商|~谈|接~|面~。

洽()


漢印文字徵
洽平馬丞印。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作民父母,化洽平矣。

元誘墓誌,北魏
冤申寵洽,筮令龜從。

苟君妻宋玉艷墓誌,隋
彤管内洽, 䘇斯外流。
《説文》: “洽,霑也。从水合聲。”
“洽”,浸潤、沾潤之意。《書·大禹謨》: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孔穎達疏: “洽,謂沾漬優渥,洽於民心,言潤澤多也。”引申爲符合、融洽等意,如 “彤管内洽”。

☚ 渥   濃 ☛

洽qià

战国以来的形声兼会意字。从氵(水),从合,合亦声。音变如合恰例。本浸润、润泽义。引申为普遍义。如:周洽。又有合、会合义。引申为两方在一块儿交换意见。如:洽商|洽谈|面洽。组词如:接洽。又引申为和谐,协调。如:相处甚洽。组词如:融洽。

洽★常◎常


qià形声,从水,合声,本义为浸润,沾湿,引申为跟人联系并一起商谈、和睦、协调一致、广博等。
【辨析】
洽/合/协 这三个字都有和谐义,读音相近,是同源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