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泻下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泻下剂purgative prescriptions

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立法, 以泻下药物为主而组成, 具有通秘结、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功能, 适用于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患畜体质有强有弱, 里实证病情有缓有急, 病因不一。因而泻下剂又可根据功用不同分为峻下剂、润下剂、逐水剂、攻补兼施剂等类。
峻下剂 泻下作用比较剧烈峻猛的方剂。常用大黄、芒硝、巴豆等为方中的主要药物。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无失丹、马价丸等。
润下剂 以润肠为主,泻下作用比较缓和的方剂。常用郁杏仁、火麻仁、当归、杏仁、植物油等为方中的主要药物。代表方剂如通关散、当归苁蓉汤等。
逐水剂 攻逐水饮为主要作用的方剂。常用大戟、甘遂、芫花、牵牛子、槟榔等为方中的主要药物。代表方剂如十枣汤。
泻下剂大多药性峻猛, 凡孕畜、产后、老弱病畜以及伤津亡血者, 均应慎用,必要时可考虑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而且, 泻下剂易伤胃气,应得效即止,不可过量。

泻下剂

泻下剂

泻下剂,是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的治疗原则,用泻下药为主而组成的一类方剂。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畴。
泻下剂具有荡涤肠胃,攻逐里积,下痰逐水的作用。主要用于实邪积聚,腑气不通,浊气不降而致大便秘结不通的里实证;也可用于津枯便秘,或痰饮水湿潴留等证候。泻下剂根据其作用的不同,一般又分为以下五类:
(1) 寒下剂:本类方剂主要适用于里热积滞之证,而见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下痢后重,壮热,口渴,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恶食,苔黄糙,脉沉实有力,或痰阻气结,腹痞满胀痛者。本类方剂常以泻热通便药与行气导滞药配伍而成,功能通导腑滞,泻除热结。
(2) 温下剂:本类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与积滞互阻肠道的冷积里实证。症见腹痛便秘,面色苍白,手足厥逆,甚至卒痛口噤暴厥,脉弦紧者。本类方剂常以通便泻积药与温里祛寒药相配合而成,功能散寒开结,通腑导滞。
(3) 逐水剂:本类方剂主要用于水饮停聚在胸腹而体质壮实者。症见胸腹脘胁痞满胀痛,或腹大坚实,或喘促气粗,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苔滑腻,脉沉数有力者。本类方剂常用逐水药和泻下药配伍组成,功能逐水消肿,通便除胀。
(4) 润下剂:本类方剂主要用于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肠燥便秘者。本类方剂常由甘润多脂之品和行气通便药配伍组成,功能润燥通便。
(5) 攻补兼施剂:本类方剂主要用于里实积聚而正气受损,或体质不足,而有实积内停者。此时若攻邪泻实则正气不支,若补虚扶正则邪气反炽,故当用攻补兼施的方剂治疗。本类方剂多由泻下药与补益药配伍组成,功能祛邪扶正,虚实兼顾。
使用泻下剂时要注意:
❶泻下峻剂容易耗伤正气,不可用量过大,应中病即止。
❷表邪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用;若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者,宜先用解表剂解表、后用泻下剂攻里,或用表里双解剂。
❸经期、产后、孕妇、年老体弱及病后气血虚弱者,寒下、温下、逐水之剂均宜慎用。
据临床报道,某些泻下剂具有消炎、退热、抗菌、抑菌、排毒、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方面,对热性传染病中期、极期所出现的“腑实证”,或化脓性炎证,以及各种热病等所出现的“腑实证”,都可使用本类方剂。

☚ 盐汤探吐方   大承气汤 ☛
000041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