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八神之祭
中国古代对齐地信仰的八个神祗的祭祀。先秦时期,泛称泰山周围为“齐地”,周朝初年封太公望于齐地,所以才称其国为齐国。据 《史记·封禅书》记载,泰山八神为: “一曰天主,祠天齐(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邪。” 八神的供祭地均在泰山周围。从顺序上看,兵居天、地之下,相当于后世“天地人为三才”的“人”,而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四时”反而居于末位。说明八神的来源甚早,大约出现于渔猎为主的时代。所谓 “天齐”,以齐国首都临淄南山的水渊象征天的肚脐眼。到了唐代,唐玄宗封泰山神,称之为 “天齐王”,而全国各地的泰山神庙也称为天齐庙。

岱 庙 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