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库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库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颁发的金融法规之一。 1938年6月9日公布。次年6月24日,国民政府规定除新疆、云南、青海、宁夏外,均于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一切税收应由纳税人直接向当地代理国库银行缴纳;一切支出由中央银行凭财政部签发的支付书拨付领用单位,领用单位必须将款存入中央银行公库帐户,领用时应开具公库支票。 中央银行的国库局代理国库总库,各省分行代理分库,其他分行代理支库。 未设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处,由国库局委托中国、交通、中国农民三行及邮局代理支库。实行该法后,国民政府自上而下的国库网基本形成,对整理国库收支,增强中央银行财力,实行金融垄断,曾起过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