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法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法服古代禮法所規定的服飾。班固《東都賦》:“盛三雍之上儀,修袞龍之法服。”張衡《東京賦》:“乃整法服,正冕帶。” 法服(一) 古代礼法规定的标准服饰。《孝经·卿大夫》:“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唐玄宗注:“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僭上逼下。” 《文选》一东汉班固 《东都赋》:“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 (二) 佛教徒所着的法衣,即袈裟。因其制法、穿着场合皆有规定,故名。《法华经·序品》:“剃除须发,而被法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坠僧数。” 法服繡日月星辰……之服。《孝經·卿大夫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鄭玄解:“法服,謂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皆文、綉。先王制五服: 天子服日月星辰; 諸侯服山龍華蟲,大夫服藻火; 士服粉米; 田獵戰伐卜筮冠皮弁,衣素積,百王同之,不敢易。” (《通德堂經解》) 《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鄭玄注: “法服,謂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絺繡。先王制五服:天子服日月星辰,諸侯服山龍華蟲,卿大夫服藻火,士服粉米,皆謂文繡也。”(《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統稱 > 法服 法服 fǎfú 古代禮法規定的服飾。《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唐玄宗注:“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漢·班固《東都賦》:“盛三雍之上儀,修衮龍之法服。”《漢書·賈山傳》:“古之君人者於其臣也,可謂盡禮矣。服法服,端禮貌,正顔色,然後見之。”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僧服 > 法服2 法服2 fǎfu 佛教徒所服之衣,即袈裟。《法華經·序品》:“剃除鬚髮,而被法服。”《魏書·裴植傳》:“遺令子弟,命盡之後,翦落鬚髮,被以法服,以沙門禮葬于嵩高之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一被法服,已墮僧數。” 法服fǎ fú❶合礼的服饰。《汉书·贾山传》:“服~~,端容貌。” 法服fǎfú❶礼制规定的不同等级、不同场合应该穿着的衣冠服饰。《孝经·卿大夫》:“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汉书·贾山传》:“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可谓尽礼矣;服法服,端容貌,正颜色,然后见之。”宋孔平仲《珩璜新论》卷四:“魏明帝常著帽被缥绫半袖,扬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见阜。”《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历诋韩、欧、苏、曾六家之文,深文周内,不遗余力。谓韩伤易而近儇……惟柳如冕裳佩玉,犹先王之法服。” 法服 法服即衮冕服帝王祭祀郊庙所穿的衣服。《资治通鉴·齐纪》: “初以法服、御祀南郊。” 胡三省注: “法服,衮冕以见郊庙之服。” ☚ 法冠 法驾属车 ☛ 法服 法服合乎法定礼仪的服装。依礼制,祭祀用冕服,朝会用朝服。历代王朝开国之初,照例要重订衣冠制度,以作为臣民衣着的依据。凡不合于此,即为非正式服装。正式场合禁穿,否则会被视为失礼。如《晋书·五行志》载,魏明帝着绣帽,披缥纨半袖,以见直臣。杨阜谏曰:“此礼何法服邪?”。因半袖之服且用缥色,皆非正服,私居中可穿,但正式会见时则不可穿用。 ☚ 章服 元端 ☛ 法服❶帝王、官员按礼法规定所穿的服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