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和PROSE
美国学者倪豪士说,中西表达“散文”这个意思的术语,有不同的背景。英文“prose”源自拉丁文“prorsa oratio” (直接谈)或“prorsus”(直接),与诗歌(verse)相对,诗歌源自拉丁文vertere(转弯)。因此,prose的最大优点就是明晰,正如英国当代小说家乔治·奥威尔所说,优秀的散文“像窗玻璃一样”。不幸的是,这个术语在英文里已经带上了消极的意义,如“a prosy old fellow”(一个罗嗦的老人),“a prosaic problem”(一个乏味的问题)。结果,在西方批评中,prose多遭忽视。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了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以致很少有论述散文的著作。而在中国,近似prose的术语有好几个,它们共同的词素是“文”。——“文”被提到了作为社会支柱之一的地位。文最初是“线条”、“图案”,其意义由“修辞”、“装饰”(与“质”相对),演变到“韵文”、一般的“文学”。最接近prose的术语是“文章”(约在公元三世纪始有此意)。(参见《印第安纳中国传统文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