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政策国家、政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和遵循的关于法、法律制度的行动依据和准则。法律政策往往成为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出发点,并表现于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法律行动的过程和目的上。统治阶级特别是其政党的法律政策是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基本依据; 法律则是统治阶级法律政策的条文化、具体化、定型化。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和党的法律政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党的法律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有一致性: 二者经济基础相同,体现的意志相同,都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二者又有区别: 法律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党的法律政策则往往比较原则;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党的法律政策则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法律政策对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法律的制定必须以法律政策为依据,但又不是照搬法律政策,通常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在总结法律政策的经验基础上,把经过实践检验已证明其正确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政策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时,应当和宪法、法律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有利于保障法律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