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共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振 为之调瑟,废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庄子·杂篇·徐无鬼》 【评】这是古代关于弦线共振的最早记述。 [陶罂]置井中,使聪耳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 《墨子·备城篇》 【评】共鸣现象用于战争侦探的最早记载。 中朝时,蜀中有人蓄铜澡盘,晨夕恒鸣如人叩。以问张华。华曰:“此盘与洛阳钟宫商相谐,宫中朝暮撞钟,故声相应。可鑢令轻,则韵乖,鸣自正也。”依其言,即不复鸣。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 【评】这是消除共振方法的科学记载。 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其声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也振,此之谓正声。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乐律》 【评】沈括描述的以纸人演示共振的实验,比欧洲同类实验早五、六个世纪。 虚能纳声。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九 地中有穴,地上之声悉藏之。 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一《天类·声异》 【评】空穴在固体振动传声中能将声音放大,称为“空穴效应”。这两条记述表明古代人对空穴效应的理论认识。 共振gòngzhèn〈动〉 喻指两种事物的相互激发或两种思想感情的共鸣。 共振gòngzhèn〈动〉喻指两种事物相互激发或两种思想感情发生共鸣。 共振gòng zhèn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也振动的现象。1934年《自然科学辞典》:“电波亦有共振现象。”1936年《科学画报》第三卷第二十期:“倘使我们的接收电路有和发送站相同的振动率,就是频率,也能感起共振。” 共振 共振gongzhen受迫振动的 一个特殊状态。在声学中称共鸣,在振荡电路中称谐振,共振包括位移共振、速度共振、加速度共振以及微观粒子的能量共振。如无特殊声明,一般共振均指位移共振。 图2 ☚ 受迫振动 振动叠加原理 ☛ 共振 共振Gongzhen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发生共振时的频率称为“共振频率”。当外力的频率等于或很接近振动体固有频率的整数倍时,振幅也会增大,这种现象亦称共振。在不少情况下,共振产生有害作用,必须设法防止,例如机械的运转可能因共振而损坏机座。但也有许多情况需要利用共振现象,如弦乐器的琴身和琴筒就是用以增强声音的共鸣器。其他如测振仪、测速仪等也是应用共振现象而制成的。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谐振”。 ☚ 周期 波 ☛ 共振❶振动系统在周期性变化的策动力作用下,当策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骤然增大的现象。 共振机械系统在谐激励作用下,当激振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发生共振时的频率称为“共振频率”。由于阻尼的原因,系统的共振频率略小于固有频率,对于小阻尼情况,它们几乎相等。因此,常用共振方法来测量系统的固有频率。 共振resonan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