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舌面红润、平整、无沟裂,微被白色舌苔。如舌面出现异常沟裂,则称沟纹舌。不规则沟纹为核黄素缺乏引起; 横向沟纹多为先天性疾患,如先天愚型; 纵向沟纹见于梅毒性舌炎。
沟纹舌
沟纹舌为舌背上成纵横交叉的裂沟,故又名裂舌。发病因素一般认为是舌的发育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裂沟扩张而变明显;但也可能受地理环境、食物品种、营养成分和内分泌失调等条件的影响,如月经周期时有局限性裂沟并且复发。近年来还发现裂舌为全身性脓疱型银屑病早期表现。临床上根据裂舌沟纹分布的不同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❶叶脉型:沟纹所分布的形态颇似叶脉,舌背中央为主脉,呈前后向的纵形较深的沟裂,其两旁又分叉为若干支脉,为对称性沟纹;但有些支脉并不规则,为深度不等的沟裂,由中央分散到舌缘。
❷脑纹型:沟纹或沟裂迂回于舌背,其形状颇似大脑沟回,故称脑纹舌。
沟纹舌的舌背呈现约为2~3mm深度不等的沟裂,沟内上皮有时可存在菌状乳头; 舌的色泽和柔软度无明显异常,无生理功能的变化;当舌处于静止状态时,沟裂闭合形成纹线,但在伸舌观察时,则可见沟裂扩张成碎裂状。在沟内滞留的食物残渣和微生物不易清除,则常易引起沟裂的感染,常可见充血和轻刺痛。沟纹舌不改变味觉,但往往并发游走性舌炎。有极少数病例,可伴有复发性周围型面神经麻痹和上唇肿胀,称为裂舌-面瘫-唇肿综合征,即梅-罗综合征(Melkerson-Rosenthal syn-drome)。
治疗: 主要是保持口腔卫生,清除滞留于沟裂内的残渣,饭后宜用清水或稀释的消毒防腐液含漱。炎症时,也可在沟裂处用染剂药物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