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词曲论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词曲论稿

词曲论稿

罗忼烈著。1977年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以论曲为主,词学部分论文四篇,其中《拥护新法的北宋人周邦彦》一文,以周邦彦归于熙丰党争中拥护王安石变法之一派,论证甚详。

☚ 填词丛话   月轮山词论集 ☛
词曲论稿

《词曲论稿》

罗忼烈著。罗忼烈是香港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现为香港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
《词曲论稿》是著者的一部有关词、曲的论文集,1977年由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出版发行。全书收录有关宋词的论文四篇:一、王安石词杂论,二、拥护新法的北宋词人周邦彦,三、陈洵《海绡说词》说周清真词校录,四、填词衬字释例。在这些论文中,著者大胆地破除前人旧说,多有发明,提出了不少新颖独到的见解。如《王安石词杂论》中,著者认为王安石是一位开一代风气的词人,他的词作虽不算多,但却“一洗五代旧习,足为苏辛前驱”。“荆公是北宋词坛上破旧立新第一人,也是词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前人多把这一贡献归功于苏轼,这是传统观念作怪。人们总认为王安石在政治上是历史的罪人,因而捧坡公而贬荆公。其实“就词论词,我们不能否认东坡词的卓越成就及其巨大的影响,但东坡词面目很多,能够具体表现革新精神的只是豪放一路的作品,虽然不少,也不太多,其改革的对象侧重于柳永的‘野狐涎’一类,而非一切传统词风都在反对之列,不及荆公彻底。后人对东坡词的革命性的特征、贡献、影响之论,……用之于荆公也适合的。”这些看法确实很有见地,令人耳目一新。再如《拥护新法的北宋词人周邦彦》一文,著者着重考察了周邦彦生平经历,尤其是他的政治立场,从而探索某些词作的写作年代和当时的政治背影,尝试透过香草美人的文字障碍和从前士大夫阶级词论家布下的迷雾,寻求其真实的思想感情。周邦彦与苏轼同时,但政治态度却截然相反,苏轼反对新法,周邦彦拥护新法。因而周邦彦一生屡遭挫折,几度浮沉。保守派当权,他当然不会受到重用,多次被贬。微宗时表面上拥护新法,而实际上破坏新法的蔡京之流上台,他又不屑与之同流合污以图富贵。他的政治抱负被扼杀了,一生怀才不遇,精神极度苦闷。著者详细地分析了他的《汴都赋》,认为这篇赋是一篇赞美新法的颂歌,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场。因此,著者认为周邦彦的词并非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庙堂文学,也并非都是格调卑下,以声色为主的艳词。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词作与政治有关。这部分词作可分为三类: 一是通过香草美人寄托自己的政治感情。如《满江红》(昼日移阴),后人当作闺情词看,其实是一首讽刺保守派呼朋引类,纷纷上场,而又明争暗斗的政治讽刺词。作者用寄托的手法,幻化楚辞的传统风貌,通过苦闷孤寂的各种景象,写出自己当时的政治愤慨。二是通过叙写羁旅之苦、怀古之愁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如在庐州写的《宴清都》(地僻无钟鼓),“看似清丽,而弦外多凄抑之音”(龙沐勋《清真词叙论》)。三是通过景物描写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从漂水回到京师后写的《瑞龙吟》(章台路)就是一首寄托深远的词作。整整十年,其间政治更张,人事变化,使他不胜今昔之感。著者的这些见解真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总之,该书所收的有关宋词的几篇论文,立论新颖,论证详密,资料翔实,有较强的说服力,是宋词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

☚ 词学评论史稿   《没有音乐的歌:中国的词》 ☛
000068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