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四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失败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愤怒。5月4日下午北京10多所大中学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会后举行示威游行,痛打章宗祥,火烧曹汝霖宅。军警驱散游行队伍,逮捕学生32人。 次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和各界人士纷纷声援北京学生。 留日、留法学生和海外华侨也都开展爱国运动。6月3-4日北京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从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孙中山、宋庆龄同情和支持五四运动,接见学生代表。宋代孙起草要求广东军政府立即释放被捕工、学界代表的电报。 后来,宋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在中国开辟了革命的新局面”。“中山先生看见‘五四’运动的浪潮,体会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力量,又获得苏联的帮助,终于改组了国民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