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棠果木名。《山海經·西山經》:“有木焉,其狀如棠,華黄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沙棠櫟櫧,華楓枰櫨。” 沙棠借指适于造船的良木。唐李白 《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山海经· 西山经》:“[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传说昆仑山上有一种神木,果实叫沙棠,可以防水,人吃了下水不会沉没。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喬木 > 沙棠 沙棠 shātáng 亦稱“沙棠果”。果木。蔷薇科。落葉喬木。花黄色。果無核,味似李,可生食,入藥。木材製器。產於我國。各地山區均有分佈。始載於秦漢典籍。《山海經·西山經》:“昆侖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掌,黄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實。”晉·郭璞《沙棠》詩:“安得沙棠製為龍舟,汎波滄海,妙然遐遊。”參閱·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沙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