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沈昌焕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沈昌焕1913—江苏吴县人 沈昌焕
沈昌焕1913——號揆一,江蘇吴縣人,1913年生。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後入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研習國際政治。嗣赴美国留學,獲密西根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歷任國立中山大學教授,中國青年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參議,蔣介石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民黨中央四组主任。1948年10月,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禮賓司司長; 12月任新聞局局長,未幾去臺灣。1953年12月,任“外交部”政務次長。1959年3月,任駐西班牙“大使”。1960年5月,任“外交部”部長。1966年5月,任駐羅馬教廷“大使”,出席聯合國大會“首席代表”,出席第七届亞太理事會“首席代表”,爲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中央常務委員。1972年再任“外交部”部長。1979年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1984年任“總統府”秘書長。 沈昌焕(1913—1998)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号揆一。沈恩孚侄孙,沈竹贤长子,潘光旦甥,黎民伟长女婿。早年入上海大同大学,后转入光华大学政治学系,1933 年毕业。同年获华东大学英文演说竞赛会个人第一名。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国际政治,曾任学生自治会主席,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 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政治,1937 年获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抗战爆发后回国,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的秘书,1940年任重庆私立中华大学英文系教授,后任交通部公路运输总局、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公路总局秘书,调任外交部交际科专员,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昆明办事处副处长、少将参议,中国远征军驻印度专员公署二等秘书。1945 年抗战胜利后任蒋介石办公室及侍从室简任秘书兼英文翻译。1948 年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1949 年辞职,任总裁办公室第四组副组长。后去台湾,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第四组主任,“外交部”政务次长,“驻西班牙、梵蒂冈、泰国大使”,“行政院”政务委员,两任“外交部”部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国策顾问、资政,当选国民党中央常委。主掌台湾当局外交系统近三十年,被誉为“外交教父”。著有《沈昌焕日记》。 沈昌焕 沈昌焕江苏吴县人,1913年10月16日生。1933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政治系,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美国密执安大学政治学硕士,南朝鲜延禧大学荣誉法学博士。曾任燕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北平学生联合会主席。193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8年至1940年任中山大学校长。1940年任交通部公路总局秘书,同年任外交部礼宾司交际科专员。1942年至1944年任印缅边防远征军司令陈诚的少将参议。1944年任驻印度专员公署二等秘书兼驻新德里总领事。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陆军总部政治部秘书。1955年至1948年任蒋介石私人英文秘书。1948年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1949年去台湾,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新闻组组长,国民党宣传部副部长、台湾当局 “行政院”顾问兼当局发言人。1950年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四组 (宣传组)主任。后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954年任 “外交部”政务次长。1957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指导委员会委员。1959年任台湾当局驻西班牙“大使”。1960年6月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9月任驻梵蒂冈“大使”。1969年3月任驻泰国“大使”。1972年5月再度出任台湾当局 “外交部”部长。1979年6月任 “国家安全会议” 秘书长。1984年5月任“总统府”秘书长。1988年10月辞职,被聘为台湾当局 “总统府”资政。1995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委员。1952年、1957年、1963年、1969年、1976年、1981年、1988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1957年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员至1993年。1993年8月被聘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97年8月续聘。 ☚ 沈其昌 沈岳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