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森,a.h.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森,A.H.1887~1975Hansen,Alvin Harvey,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1887年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威伯格。1910年获南达科他州兰克顿大学的学士学位,1915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布朗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从1937年起到哈佛大学任教,直至1956年退休。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1927)、《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1941)、《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1949)、《凯恩斯学说指南》(1953)、《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1965)等。汉森最初是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家。1937年以后开始信奉凯恩斯主义,为把凯恩斯主义引入美国做出很多贡献和努力,他的 《凯恩斯学说指南》一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还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培养出一批像萨缪尔森 (P.A.Samuelson)、托宾(J.Tobin)、索洛 (R.M.Solow)这样著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要的贡献在于对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运用。(1) 进一步发展了混合经济理论。认为19世纪末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已不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既有私人经济又有公共经济的双重经济。在这种经济中,除了私人企业生产和个人的消费以外,还有政府的企业与投资以及社会化的消费。他把这种经济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2)他提出了长期停滞理论。认为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由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新领土开拓而形成了迅速的生产增长。但20年代之后美国由于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新领土开拓停止,资本大量积累等原因而陷入长期停滞。他认为1929年的大萧条是慢性滞胀的一个征兆; (3) 用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周期。这一观点是由汉森和萨缪尔森共同提出的,又称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乘数原理解释了投资对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加速原理解释了收入对投资变动的影响,正是这种投资与收入的相互作用引起了经济中的周期性波动; (4) 在经济政策方面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即在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并引起财政赤字,在膨胀时期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经济,并引起财政盈余。这就不是要实现逐年的财政平衡,而是实现“长期财政预算平衡”。这种主张成为政府增加支出实行赤字财政的依据。汉森的这些理论与政策主张对经济理论与美国政策实践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汉森,A.H. 汉森,A.H.Hansen,Alvin Harvey,1887~1975美国著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1887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威伯格。1915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布朗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从1937年起到哈佛大学任教,直至1956年退休。此外,他还多次供职于政府机构。主要有:1933~1934年任国际经济关系政策委员会研究主任;1941~1943年任社会安全顾问委员会委员;1940~1945年任联邦储备局特别经济顾问等。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Business-Cycle Theory,1927)、《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Fiscal Policy and Business Cycles,1941 )、《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Monetary Theory and Fiscal Policy,1949)、《凯恩斯学说指南》(A Guide to Keynes,1953)、《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The Dollar an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1965),等。 ☚ 冯 · 诺依曼,J. 佩鲁·弗朗索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