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汉晋饮食
两汉、魏晋和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内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使农、牧、渔、酿造、冶金、食品加工等业都有很大发展。这些为饮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❶炊事、烹饪器具的发明和改进。出现了水碾磨、绢筛、青瓷灶;出现了铁鼎、铁铲、铁钳、铁勺、铁釜,创制了铁炭炉,改进了烟囱,提高了灶的火力和温度。
❷烹饪原料和辅料的增多与丰富,豉和蔗糖的出现与使用。
❸输入了西域等地的胡瓜、胡豆、胡葱、胡椒等多种果蔬、油料、调料,给烹饪提供了新的原料和课题。
❹佛教的流传,使祭祀、宴会空前增多;素菜也广为盛行。汉代发明的豆腐使素菜有了更多的内容。腊八粥、灶王糖点、道家“辟谷轻身”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❺从出土的汉代厨夫俑和画像砖可看到有切肉厨夫、烤肉厨夫、治鱼厨夫、屠宰厨夫、和面厨夫等。当时红、白案已有明确分工。烹饪技法娴熟,使佳肴美味脍炙人口。
❻许多专家重视烹饪技术与理论研究,并著书立说,开始了烹饪技术由“术”到“学”的过渡。如西晋何曾《安平食单》、南齐虞悰《食珍录》、北齐谢讽《食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等,都对研究与传播我国古代饮食文化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