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撒同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撒同盟

德意志北部城市结成的保护商业活动的联盟。最初只是汉堡、卢卑克、不来梅几个城市的联合。1367年正式成立同盟。参加的城市有70个以上,多时超过160多个,以卢卑克为主。同盟拥有武装和金库,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1370年战败丹麦,订立《斯特拉松和约》。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各地建立商站。同盟全盛时期达一百年之久,至15世纪前期达到繁荣顶点。后来由于“地理大发现”、世界航路中心和商业中心转移而渐趋分裂。同盟于1669年解体。

汉撒同盟

汉撒同盟Hanseatic League

汉撒德文意为“公所”、“会馆”。14—17世纪时,以北德意志汉堡、不米梅、卢卑克等城市为主,北欧诸城市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67年同盟正式成立,加入城市达70多个,最多时超过160个,以卢卑克为首。同盟曾对挪威与佛兰德尔实行贸易封锁,对丹麦进行战争,迫使他们承认同盟的特殊地位。同盟设有最高会议和最高法院,拥有金库、武器和舰队,有宣战、媾和与缔结条约的权力。入盟城市必须遵守同盟决定,相互支持,统一行动,同盟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汉撒同盟在伦敦、布鲁日、卑尔根、诺天哥罗德等沿海各地设有商站,在邻国中享有商业特惠。同盟商人从事周转贸易,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使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贸易区之一。15世纪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与尼德兰等国的工商业得到发展,汉撒同盟的特权地位逐渐丧失,于1669年最后瓦解。

☚ 分成经营   德意志关税同盟 ☛
汉撒同盟

汉撒同盟

14—17世纪以德意志北部诸城市为主的北欧诸城市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Hansa一词,德文意为“公所”、“会馆”。最初只是汉堡、卢卑克、不来梅几个城市的联合,以保持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商业通道。1367年正式成立同盟,参加的有70多个城市。后来有新的城市加入,多时达160多个,以卢卑克为首。同盟拥有武装和金库,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设有最高议会和法院,管理入盟城市。1370年,同盟战败丹麦,订立《斯特拉松和约》,取得对波罗的海的支配地位,掌握北海贸易的垄断权。同盟在邻近各国享有商业特惠,并在西起伦敦、布鲁日、卑尔根,东至诺夫歌罗德的沿海各地设有商站。同盟各城市由大商人统治,手工业者和贫民的反抗受到残暴镇压。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航路中心和贸易中心转移至葡萄牙、西班牙和尼德兰南部各港口; 欧洲各国王权加强,各国商人得到本国政府的支持,同盟享有的特惠受到限制或被取消,因而逐渐分裂。1669年同盟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后解体。

☚ 封建城市经济   柴明达尔 ☛
000113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