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窖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水窖在山水灌区村里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经防渗处理,储存从水库流来的水供人畜饮用。 ![]() ![]() ![]() 水窖〈隐〉明清江湖诸行指井。见《新刻江湖切要·地理类》。系就其形状和功能而言。 水窖water cellar用以拦蓄地表径流的地洞或坑,又称旱井。这种小型蓄水设施,既可解决人畜饮水和部分农田灌溉,又可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窖位选择 窖址应选在具有一定集水面积处,保证水源充足,力求用水方便。饮水窖应修在干净的场所、路边,泼粪用水窖宜建在村边,灌溉用水窖宜修在村头、地边。水窖要远离沟边至少20米以上;不宜靠近沟头、陷穴、悬崖,也不宜修在大树旁。窖基以选在有深厚坚实的土层,土质均匀,渗透性较小的粘土为宜;石质山区宜选在无山洪危害的沟道两侧的不透水基宕中。 水窖施工 分为挖窖、作防渗层、开水路及帮窖口四个步骤。❶挖窖。按选定的窖址及设计尺寸开挖,窖口中心吊垂球,以便校正。挖好的窖壁要平顺光滑。 ❷作防渗层。防渗材料多用红粘土、砖瓦粉末、白灰、水泥等,应尽量就地取材。防渗材料的配合比例,各地经验不一,下列几种配合比例,可供参考(见表)。在防渗材料中掺入适量的碎麻、头发、畜毛等可防止井壁裂缝,在防渗层表面应涂以防渗剂(黑矾水、礓石粉)。水窖防渗施工方法有两种,即泥井防渗法和捶井防渗法。泥井防渗法(又称抹泥法): 先除去窖壁浮土,喷水湿润均匀,再用小锤捶打三遍,然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连续抹泥,切不可分片进行, 一般需泥3~4遍,上下层相隔时间不能太长,不宜超过8小时。捶井防渗法(又称捶泥法): 是在窖肩最高水位处挖一圈深20厘米壕,俗称扣带,在扣带以下每隔15厘米左右掏一长10厘米、宽5厘米、深20厘米码眼。将和好的泥,搓成泥条,用力塞进扣带和码眼内,外留泥茬3~5厘米,在泥茬之间拍上泥,用力抹平,上薄下厚。上泥1~2天即可捶井(窖),每天捶1~2遍,直至表面光滑密实为止。窖壁泥好后,清除窖底杂物,用粘土、白灰铺底,厚30厘米左右,分两层用捶捣实,使底与壁连成整体。 ❸开水路。在来水多的一侧先挖个沉沙池,减少泥沙入窖,然后修进水管,多为瓷、竹、木做的暗管,口径10厘米左右,伸入窖内20~30厘米,进水管的倾斜度要适宜,应使水舌直落入窖底,以免冲毁窖壁,在窖底中部放一块石板,可防止进水管流下的水冲坏井底。 ❹帮窖口。用砖或石块在窖口修筑高出地面的平台,设置窖盖,以免洪水直接流入窖内,冲毁井口,亦利于保证人畜安全。 防渗材料配合比例参考表
水窖管理 窖内要保持一定湿度,防止窖壁干裂,蓄水位不能超过扣带,蓄满水后封闭窖口和进水管,用水后要及时加盖,根据淤积情况,定时清淤。 水窖water cellar又称旱井。干旱地区在地下建造的蓄存地面径流的工程设施。有瓶、罐、窖等多种形状。是中国北方人民创造的一种水土保持工程。一般修筑在土层中,有的地区修建在岩层中。水窖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地面径流汇聚的地方。供生活用水的水窖应设置在村庄、院落附近;用于灌溉供水的水窖应置于路旁和耕地边缘。不要靠近悬崖、沟头、沟边以及有砂砾层、裂隙等容易漏水的地方,也不要选在粪坑、牲畜圈附近,以保证蓄水的清洁卫生。为了防止水量渗漏损失,内壁一般都用胶泥衬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