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类中毒
水杨酸类药物,内服的有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和水杨酸钠。水杨酸本身因刺激性大,仅作外用。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或水杨酸钠可发生慢性中毒。水杨酸类中毒大多发生于服用过量。有用它自杀的,也有小儿误服者。水杨酸钠的致死量一般为20~30g,也有服3g致死的报告。婴幼儿服4~5ml水杨酸甲酯即发生死亡。内服水杨酸类中毒,表现为兴奋呼吸中枢及刺激胃肠粘膜。水杨酸及水杨酸甲酯对胃的刺激作用更强,阿斯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应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还能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引起出血。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水杨酸类过敏,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哮喘,有可能致死。水杨酸类很快从胃肠道吸收,在血中以水杨酸盐形式存在,迅速分布到各组织。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物主要为水杨酸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代谢物由肾排出。一部分以原形排出。此类药物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出现象酸中毒时的呼吸。组织pH值高,血清CO2含量低,皮肤发红,大汗,呕吐。有时有大脑刺激征: 失去定向力,谵妄,肌肉震颤,甚至抽搐。由出汗、呕吐而出现脱水,口渴,还可有耳鸣及视觉障碍。中毒严重者迅即进入昏迷。应注意与糖尿病鉴别。血浆凝血酶原减少,可降至正常的20%或更低,因而引起胃出血及鼻衄。
尸体检查 见胃肠粘膜红肿,有的发生出血性胃炎,心外膜下及胸膜下出血斑常见。阿斯匹林中毒死者,大部分阿斯匹林在死后分解为水杨酸与醋酸,故可嗅到醋酸气味。如系水杨酸甲酯中毒,则尿有冬青油气味。服毒后数小时内死亡者,血清水杨酸盐浓度可达50~100mg%,但24小时后死者,则低于35mg%。收集呕吐物、胃内容物、脑、肝、肾及尿为检材。
毒物鉴定 分离方法: 按非挥发性毒物从强酸中提取。
颜色反应: 胃内容加等量0.1N盐酸煮沸10分钟,过滤中和后加数滴5%FeCl3呈紫色。尿直接加FeCl3后呈紫色,再加50%硫酸,紫色不退色者为水杨酸。
比色定量: 1ml血加5ml硝酸铁-氯化高汞试剂呈紫色,离心取上清液在540nm处测光密度求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