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氯菊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氯菊酯permethrin

第一个对光稳定的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商品名和其他名称有二氯苯醚菊酯、苄氯菊酯、除虫精、Ambushfog、Kafil、Perthrine、Picket、Dragnet、Pounce、Talcord、Out-flank、Eksmin等。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化学结构式:

1973年英国洛桑(Rothamsted)试验站的埃利奥特(M.Elliott)等首先研制成功。由美国FMC公司(FMCCorp.)等先后开发。
性能 无色结晶至无色或浅黄色粘稠液体,熔点约35℃,沸点220℃/6.67帕,密度d201.190~1.272,20℃时蒸气压为1.3×10-6帕,闪点大于200℃,一般原药中约含有60%反式异构体和40%顺式异构体。对光稳定,在近窗处暴露于空气中,半衰期可达三星期以上,紫外光、可见光直接照射,半衰期则缩短,50℃贮存2年稳定,弱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较稳定,碱性介质中易分解,pH4的介质中最稳定。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醚、丙酮、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高等动物低毒,急性经口毒性取决于试验时药剂的载体、有效成分顺反比率、试验动物种类、性别、年龄等,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4000毫克/千克,对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4000毫克/千克,对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对兔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有轻度刺激作用。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动物未发现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对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5毫克/千克。对鱼类等水生生物、蜜蜂、家蚕高毒,对鸟类低毒。与含氰基结构的拟除虫菊酯相比,杀虫活性相对较低,属神经毒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有杀卵和驱避作用。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击倒速度较快,高浓度时杀害虫幼虫、成虫和卵,低浓度时能使害虫拒食、使成虫不产卵。杀虫谱广,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蜚蠊目等多种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有效,对螨类无效。
应用 加工成乳油、超低容量液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烟剂、气雾剂等剂型使用。主要用于棉花、蔬菜、果树、茶树、烟草、林业等作物,防治棉铃虫、棉蚜、粘虫、玉米螟、菜青虫、菜蚜、柑桔潜叶蛾、食心虫、茶尺蠖、茶毛虫、烟青虫、烟蚜、黑松毛虫、毒蛾类等。残效期6~10天。对蚊、蝇可采用直接喷射或熏杀,对蜚蠊一般采用滞留喷射,也可直接喷于虫体,对白蚁可采用滞留喷射或用药液灌注蚁穴。防治卫生害虫时,与胺菊酯混配使用,既可增强击倒效果,又可降低氯菊酯用量。施药时喷雾要均匀,对钻蛀性害虫应在幼虫蛀入作物前施药。

氯菊酯permethrin

又称二氯苯醚菊酯、NRDC、143、Pounce。化学名称:3-苯氧基苄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1-环丙烷酸酯。化学结构式如下。工业品是淡黄色油状液体,含有(±)、顺式及反式4种光学异构体。熔点约35℃,沸点198~200℃/40.0Pa,25℃时蒸气压453.3×10-7 Pa,密度1.190~1.272(20℃),溶解度30℃时水中的溶解度0.007±0.002 mg/L。易溶于二甲苯、丙酮、甲醇、乙醚。对光稳定,农田残效期6~7天,对高等动物低毒,急性口服LD50大鼠为1 200mg/kg,经皮LD50大鼠>500 mg/kg、小鼠为600 mg/kg,吸入LD50大鼠>23.5 mg/L。静脉注射LD50大鼠>450 mg/kg。对鱼类剧毒虹鳟LC50为0.009 mg/L(96 h)、蓝鳃LC50为0.0032mg/L。对禽类低毒,鹌鹑急性口服LD50>1 350 mg/kg,使用10%乳油含有效成分10~50 mg/kg,防治稻、麦、棉、果树、蔬菜、林木及经济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及黏虫、小地老虎、棉铃虫、棉红铃虫、果树食心虫类、烟青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还可以配制油剂及气雾剂防治卫生及牲畜害虫,如蚊、蝇、蟑螂、臭虫、厩蝇、牛虻、鸡虱、狗蚤、头虱及体虱。自从70年代中期在世界各地使用以来,部分地区的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稻飞虱、菜蚜、库蚊,美洲大蠊,家蝇已经产生抗药性群体,此外已经证实与其他除虫菊酯有明显地交互抗药性。

氯菊酯

又称“二氯苯醚菊酯”、“绿菊”。有强触杀作用,也有胃毒作用。对温血动物毒性极低,残留量少,对鱼类剧毒。杀虫谱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亦可防治棉、麦、稻和蔬菜等的害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