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氮平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氮平衡nitrogenous balance

土壤中氮素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土壤氮素的来源主要有:
❶工业生产的氮。主要是以氮素化肥形态施入土中。
❷生物固氮。土壤中有多种微生物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成有机态氮进入土壤中,豆科植物根中的根瘤菌也能固氮、往土壤中补充一部分氮,水稻土上还有一些能固氮的藻类生长。
❸随降水进入土壤的铵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
❹随作物根茬残体或施用的有机肥而进入土中的氮。土壤氮的输出途径有反硝化作用,氨的挥发作用,氮随降水和灌溉水而淋失或随土壤侵蚀而流失的作用,以及随作物收获物而被取走的过程。土壤氮素平衡的正负取决于土壤和气候条件以及农业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用地必须与养地相结合,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和合理施用氮素化肥、改良土壤性状以及合理轮作、扩种豆科绿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使土壤氮平衡向正平衡方向发展,保证农作物增产、增收。

氮平衡

氮平衡danpingheng

机体中蛋白质分解与合成间的动态平衡,以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为衡量的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成年人的身体不再生长,每日所摄入的蛋白质除满足组织蛋白质更新的需要外便分解,同时产生能量和含氮废物(随尿液排出体外),表现为氮的摄入和排出大致相等,称为总氮平衡 (或氮总平衡)。少年儿童、恢复期病人、孕妇等,因生长发育和新组织生成的需要,摄入的氮多于排出的,即蛋白质合成多于分解,称为正氮平衡。而营养不良、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和有严重组织创伤的患者及老年人,由于体内蛋白质的分解破坏多于合成,氮的摄入少于排出,称负氮平衡。机体长时间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会导致蛋白质缺乏症。

☚ 蛋白类营养素   蛋白质缺乏症 ☛
氮平衡

氮平衡danpingheng

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正常成人在一段时期内摄入的蛋白质等含氮营养物质的含氮量,应与在同时期内从粪,尿中排出的含氮物质的含氮量相等,保持氮平衡,即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速率相等。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时期、病后恢复期和妇女妊娠期,氮的摄入量多于排出量,意味着蛋白质的合成和留用多于分解与消耗,以满足组织增长和修补的需要。反之,在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或患消耗性疾病时,则呈氮负平衡,表明蛋白质的分解、消耗多于合成与留用。

☚ 新陈代谢与能量代谢   体温调节 ☛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保持在平衡的状态,叫氮平衡。机体组织的蛋白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与更新,每日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再由氨基酸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含氮终产物(排出体外),并供给机体一定的能量;同时机体组织每日亦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或由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中间产物合成蛋白质,以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人的年龄、机体状况不同,氮平衡有总平衡、正平衡与负平衡三种,详见各条。

氮平衡

衡量机体蛋白质代谢状况的一种方法。机体由粪尿中排出的总氮量同摄入的氮量相等时的状态。食物中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可用食物含氮量估计其蛋白质含量。健康成人每日摄入氮主要用于组织更新。若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则呈氮平衡状态。摄入的氮多于排出的氮为正氮平衡。如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某些疾病患者需要生长新组织或修复创伤等均出现此平衡。长期摄入低蛋白质膳食或大量组织细胞破坏分解者,其摄入氮少于排出氮,呈负氮平衡。参见“生物”中的“氮平衡”。


氮平衡

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如摄入氮与排出氮之差,为零、正或负时分别表示摄入量是等于、大于或小于排出量。以此反映氮的摄入量与排泄量的对比关系。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即摄入机体内的氮数量与排出氮的数量相等。实验结果表明,65kg体重的人,每日从体内排出3.5g氮(通过尿液排出2.4g,粪0.8g,皮肤0.2g,其他0.1g)。按蛋白质平均含氮16%计算,排出的氮相当于22g蛋白质。此项损失无法避免,所以每日至少需摄入22g蛋白质,始能维持成人体内的氮平衡。

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