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表1-3-14是全省各地各月平均气温及年较差。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表1-3-14 安徽省各地逐月平均气温与年较差 单位:℃ 月份 地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平均 | 年较差 | 砀 山 | -0.6 | 1.9 | 7.5 | 14.6 | 20.4 | 25.3 | 27.1 | 26.3 | 21.2 | 15.1 | 8.0 | 1.7 | 14.0 | 27.7 | 宿 州 | 0.0 | 2. 1 | 7.6 | 14.5 | 20.2 | 25.2 | 27.3 | 26.8 | 21.8 | 15.8 | 8.9 | 2.4 | 14.4 | 27.3 | 阜阳 | 1.0 | 3.1 | 8.5 | 15.2 | 20.7 | 25.6 | 27.8 | 27.0 | 21.9 | 16.2 | 9.6 | 3.4 | 15.0 | 26.8 | 蚌埠 | 1.3 | 3.2 | 8.4 | 15.3 | 20.6 | 25.4 | 28.0 | 27.5 | 22.4 | 16.6 | 9.9 | 3.7 | 15.2 | 26.7 | 滁州 | 1.9 | 3.6 | 8.4 | 14.9 | 20.2 | 24.6 | 27.8 | 27.4 | 22.4 | 16.7 | 10.4 | 4.3 | 15.2 | 25.9 | 合肥 | 2.2 | 4.1 | 9.1 | 15.5 | 20.8 | 25.0 | 28.1 | 27.9 | 22.8 | 17.0 | 10.6 | 4.6 | 15.6 | 25.9 | 岳西 | 2.1 | 3.5 | 8.4 | 14.3 | 19.3 | 23.1 | 26. 3 | 25.5 | 21.1 | 15.9 | 9.7 | 4.2 | 14.5 | 24.2 | 芜湖 | 3.0 | 4. 5 | 9.2 | 15.6 | 20.8 | 25.0 | 28.6 | 28.2 | 23.3 | 17.6 | 11.5 | 5.3 | 16.1 | 25.6 | 安 庆 | 3.6 | 5. 1 | 9.8 | 16.1 | 21.3 | 25.3 | 28.8 | 28.5 | 23.7 | 18.1 | 12.0 | 6.0 | 16.5 | 25.2 | 屯溪 | 3.9 | 5.6 | 10.2 | 16.2 | 20.9 | 24. 5 | 28.1 | 27.6 | 23.2 | 17.4 | 11. 5 | 5.7 | 16.2 | 24.2 | 各地气温的年变化均是1月最低,7月最高 1月平均气温在—1—4℃之间,自北向南递增,南北温差可达5℃左右,最冷区砀山为-0.6℃,最暖区屯溪为3.9℃。7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不大,一般都在27—29℃之间。 全省各地气温年较差在24—28℃之间,由南向北递增,屯溪为24.2℃,砀山为27.7℃,南北约差3—4℃。 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变化快,且秋季稍快于春季安徽全境夏冬两季气温变化小于春秋。以合肥为例,春季3月平均气温9.1℃,至5月已达20.8℃,两个月内气温升高11.7℃,平均每5—6天约升高1℃;秋季9月平均气温22.8℃,至11月已降至10.6℃,两个月内气温下降12.2℃,平均每4—5天约下降1℃。而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和夏季6月至8月,其气温变化均在4℃以下。 秋温高于春温 以4月表示春季,10月表示秋季。全省4月平均气温在14—16℃左右,10月为15—18℃左右。秋季气温比春季高1—2℃,这与春季阴雨天气较多,秋季多晴朗天气有关。 ☚ 年平均气温 气温日较差 ☛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也是反映当地冬冷和夏热程度的指标。冬季很冷而夏季又很热的地方,气温年较差就大,反之就小。 我国气温年较差分布趋势是北方大,南方小,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我国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台站是我国的 “北极村” 漠河,最冷1月平均气温-30.9℃,最热7月平均气温18.4℃,气温年较差高达49.3℃。大致我国北纬44°以北的东北、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气温年较差都在40℃以上。气温年较差30℃等值线大致蜿蜒在河南、石家庄、临汾、延安和兰州一线; 武夷山、南岭一线即大约北纬25—27°以南,气温年较差已在20℃以下。我国气温年较差小于10℃的地区很小,只有云南西双版纳最南部、台湾中央山脉和最南部、海南岛南部和南海诸岛。西沙群岛气温年较差为6.1℃,是我国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气象站。 我国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在准噶尔盆地之中。吐鲁番盆地气温年较差可超过40℃,如吐鲁番为42.2℃;塔里木盆地多数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在30—40℃之间。青藏高原上除柴达木盆地气温年较差可超过30℃以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18—28℃之间。川西、云南和藏东南地区,由于冬季温暖而夏季凉爽,大多数地方的气温年较差都在14—16℃以下。云南北纬25℃以南甚至在10℃以下,成为我国大陆上同纬度地带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 对气温年较差影响最大的地理因子是纬度。例如,从广州到哈尔滨,平均每向北一个纬度,气温年较差就增加1.22℃。这是因为我国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南北差异较小,而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缘故。当然,气温年较差从南向北逐渐增加的速度也不是均匀的,以东北和华南增加较快。这主要是因为冬季中这两个地区等温线十分密集,气温变化特别大的缘故。 海洋有减小气温年较差的作用。从我国气温年较差分布图上可以看到 (图略),气温年较差等值线每到海滨便转向东北,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海滨较凉爽,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缘故。有些情况下,地形的影响可以使气温年较差显著增大或减小。这主要是地形影响冬夏气温的结果。海拔高度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冬夏气温垂直梯度不同,造成的气温年较差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如果用 “旬” 作为时间单位,那么我国大陆的最冷旬大都在1月中旬。如果用“月” 作单位,那么我国大陆上的最冷月大都在1月,仅北纬28—29°以南的东南沿海最冷在2月。夏季最热月出现的时间,我国大陆上大部分地区都在7月。但在纬度较低的西南地区,因为雨旱季节成为决定最高气温出现月份的主要因子,所以最热月不出现在7月,而是在雨季之前的6月或5月。如果用 “旬” 作时间单位,那么最热旬大多是7月下旬,其次是7月中旬 (北方) 和8月上旬 (南方)。 ☚ 海拔高度与气温 气温日较差 ☛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中平均气温的差值。湖南气温的年较差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年较差除湘东南山地较小,在19℃左右外,其余各地均在21~25℃之间,且北部大于南部,如岳阳比郴州大1.4℃。第二、东部大于西部,如攸县比沅陵大1℃。第三、平原、谷地大于山地、丘陵,属湘江下游河谷的长沙,比雪峰山地北端的安化大1℃。第四、各地月平均气温一般以7月最高,1月最低,其差值为年较差。此外,由于湖南离海稍远,虽纬度较低,但三面环山,夏季海洋风难于调节,而冬季易受寒流侵袭,因而气温的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要大。 ☚ 气温日较差 最高气温 ☛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甘肃省气温年较差在22℃~34℃之间,其中河西为30℃~34℃, 仅次于全国年较差最大的东北和新疆, 陇中和陇东为25℃~30℃, 陇南在25℃以下,比长江下游还小,祁连山和甘南高原为20℃~24℃。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表示西北部大陆气候特征较东南部明显。气温年较差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如乌鞘岭和华家岭的年较差只有23℃,这是因为山地地势高、冬季温度低,夏季较凉爽之故。 ☚ 气温日较差 气候积温 ☛ 气温年较差黄河流域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流域内地势越高的地区年较差越小,河源区仅为20摄氏度~24摄氏度;纬度越高的地区年较差较大,如内蒙古河套平原区约36摄氏度。平原区的年较差都很大,最高值在下游沿黄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