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抗毒素
气性坏疽抗毒素(gas-gangrene antitoxin)是用气性坏疽病原梭菌的毒素或类毒素注射免疫马匹,取其血浆或血清经胃酶消化精制提纯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中和相应的气性坏疽病原梭菌毒素的作用,用于气性坏疽的被动免疫预防或治疗。
气性坏疽的病原比较复杂,主要病原梭菌有威氏梭菌(Cl. perfringens)、脓毒梭菌 (Cl.septicum)及水肿梭菌(Cl.oedematiens);其他如溶组织梭菌(Cl.histolytic-um)及双酶梭菌(Cl bifermenitans)。一般所谓气性坏疽抗毒素是包括用各种病原菌的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所制造的抗毒素的总称。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开始使用抗毒素预防和治疗气性坏疽。自1931年至1938年,国际联盟生物制品委员会先后制定了各种气性坏疽抗毒素的国际标准品及国际单位。
鉴于气性坏疽系急性外伤感染,病变进展迅速,一般在未作出病原菌种类的鉴别诊断之前就需要应用抗毒素作预防或治疗。因此,气性坏疽抗毒素多为混合多价。至于多价抗毒素所包括的种类及所含单位数的混合比,在各国甚至各制造厂都不完全一致。我国自1947年起一直生产包括威氏梭菌、水肿梭菌、脓毒梭菌及溶组织梭菌等四价气性坏疽抗毒素,自1973年起单位数混合比统一为2:2:1:1。
应用抗毒素防治气性坏疽必须及时,受伤后,或者感染一开始,要立即静脉或肌内注射多价抗毒素。一般以25,000~30,000U(混合)作为1个预防剂量,以3个预防剂量作为1个治疗剂量。
本品为马血清制剂,注射前应作过敏试验,如为阳性反应,应采用脱敏法注射。
据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得的统计资料,大剂量(50,000U以上)抗毒素可使气性坏疽的病死率降低。另一方面,用抗毒素作预防,可延长气性坏疽的潜伏期,以利于争取时间进行其他的防治措施。例如,75名气性坏疽患者中,用抗毒素作预防的平均潜伏期为68小时,而未用抗毒素作预防的平均潜伏期则为33小时。但是,抗毒素只有在充分外科治疗的条件下才有疗效,只能作为辅助疗法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