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诗稽古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诗稽古编 毛诗稽古编诗经学专著。三十卷。清陈启源撰。陈启源字长发,吴江(今属江苏)人。康熙时诸生。是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卷末自记,谓经历十四年,三易其稿乃定。此书前二十四卷,依次解说各诗,而不载诗文,但标篇目。其无所论说者,则并篇目亦不载。此书训诂以《尔雅》为依据,篇义以《诗序》为依据,诠解内容依据《毛传》、《郑笺》,名物依据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它所辨正的以朱熹《诗集传》为多,对宋元诸家亦有诋评,对刘瑾《诗集传通释》掊击尤甚。从二十五卷到二十九卷为《总诂》,分列举要、考异、正字、辨物、数典、稽疑,都是关于声音、文字、名物的考证。最后附录一卷,统论《风》、《雅》、《颂》三类诗的意旨,坚持汉学,不容一语之出入,它是以复兴汉学为宗旨而写作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虽未免或有所偏,然引据赅博,疏正详明,一一皆有本之谈”,推为“征实之学”。《毛诗稽古编》收入《四库全书》、《皇清经解》,又有嘉庆十八年(1813)庞氏刊本、光绪石印本。 ☚ 诗经通论 诗经传说汇纂 ☛ 毛诗稽古编清陈启源撰。三十卷。启源字长发,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未详。其学尊汉学,尤重“毛诗”,而不满于朱熹之说。以为先儒释经,惟求合古;后儒说诗,多取更新。取更新则弃雅训而采俗说,引后世之事以证先古之诗,辩说愈巧,则愈乖诗旨。乃参伍众说,寻流溯源以推求诗人本旨。毛奇龄撰《毛诗通义》,启源实与之参正,且锐意探讨,时加辨证,每得一义,则随手笔录,积腋成裘,汇为一帙。其体例,有说则辨而录之,无说则付之阙如,于是但题篇名,不载原诗。尝自谓释诗必当稽古者有三:就传义以求本文之异同;就字句之古训以探篇旨;就古仪、古礼以论古人之性情与诗。故其诠释、训诂,要皆不出于“毛氏”之宗,虽针砭宋学之失,却又入于汉学门户,未脱偏颇之见。有《皇清经解》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