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姆英国小说家。1874年1月25日生,1965年12月16日去世。在其成为戏剧家前已是有名的小说家,他以《守信用的人》(1904)而开始其戏剧创作。1908年在伦敦连续上演《弗列德里克夫人》、《稻草人》、《多特太太》、《探索者》而取得最大成功。他的大多数作品为风俗喜剧,如《希望的国土》(1913)、《卡洛琳》(1916)、《我们的上司》(1917),佳作尚有《圆圈》(1921)、《信》(1927)、《圣火》(1928)、《坚贞的妻子》(1926)等。 毛姆 毛姆1874~19651897年他以描写伦敦贫民区生活的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开始其文学生涯。在他十余年的写作历程中,他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有小说、剧本、游记、文论等。191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小说写青年菲利普苦苦追求一位酒吧女郎的故事。他明知对方水性杨花、庸俗势利,然而一次次受害后却仍然执著不悔,并在痛苦与绝望中得出结论: 倘要在混乱的生活里寻找它的奥秘,那么只能说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毛姆的很多作品都贯穿这一主题,描写复杂的、无从解决的生活冲突。这部小说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 毛姆像 除 《人性的枷锁》外,毛姆还有长篇小说 《月亮和六便士》(1909)、《大吃大喝》(1930)、《刀刃》(1944)等。《月亮和六便士》写的是法国画家高更从文明世界逃往西印度群岛,在此献身艺术的故事,描绘了色彩迥异的异域风光。《刀刃》是其最后一部长篇,蕴含了很多令人深思的人生问题,也是一部优秀之作。 除此之外,他还有150多篇短篇小说,内容大多是关于东南亚的海上旅行以及那里的白人种植园主的。在1920年,毛姆来到中国,写下游记《在一幅中国画屏上》。毛姆还写有大量的剧作、回忆录和文学评论。 ☚ 威尔斯 沃尔夫 ☛ 毛姆 毛姆1814—1965Maugham William Somerset英国小说家、戏剧家。生于巴黎一律师家庭。曾在德国海得堡大学肄业。1892—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获外科医师资格。1903—1933年,他创作了近30部剧本,极受观众欢迎。其中最著名的剧本是《圈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入英国情报部门,后又出使俄国。长篇小说《艾兴顿》描写了这一段间谍与密使的生活。毛姆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长篇小说《彩巾》。他还去过拉丁美洲与印度。毛姆的不少作品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1928年毛姆定居于法国地中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在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写出长篇小说《刀刃》。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1954年,英国女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使他成为皇家文学会会员。其他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月亮和6便士》、《大吃大喝》、《卡塔林纳》等。毛姆擅长写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他共写了1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以描写英国人在海外的生活的短篇小说最富特色。 ☚ 高尔斯华绥 福斯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