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毛員鼓 毛員鼓 máoyuángǔ 細腰鼓之一種。兩頭粗,中部稍細,形似都曇鼓而稍大。以手拍擊發聲。自西域傳入,盛行於隋唐。敦煌壁畫及五代王建墓石刻浮雕中多見。隋唐時用於天竺、龜兹、扶南諸部樂。《駢雅·釋器》:“都曇、毛員、答臘、鷄婁,夷鼓也。” 毛员鼓 毛员鼓古代打击乐器。唐杜佑《通典》:“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隋唐时用于天竺、龟兹、扶南诸部乐。敦煌石窟盛唐208和217窟、中唐126和358窟伎乐图中,均绘有此鼓图像。 ☚ 都昙鼓 杖鼓 ☛ 毛员鼓 毛员鼓古代打击乐器。唐杜佑《通典》:“毛员鼓,似都昙鼓而稍大。”隋唐时用于天竺、龟兹、扶南诸部乐。敦煌石窟盛唐208和217窟、中唐126和358窟伎乐图中,均绘有此鼓图像。 ☚ 都昙鼓 杖鼓 ☛ 00007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