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言论摘录。例如:“毛主席语录: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红旗》1973.1.4页)“毛主席语录: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人民日报》1975.1.21)
又指毛泽东语录的汇编本《毛主席语录》,简称“语录”或“语录本”,亦称“小红书”。例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亿万人民《毛主席语录》随身带、认真学、认真用;最新指示一发表,立即宣传,立即行动,这种最宝贵的作风,必须巩固下来,坚持下去。”(《红旗》1969.5.18页)
《毛主席语录》
在林彪“走捷径、背警句”的主张下,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的摘录集。1959年林彪开始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此后,他多次鼓吹“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捷径”;而学习毛泽东著作,只要学好“老三篇”(即《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背警句”就够用了。随后他又提出“活学活用”的所谓“三十字方针”。据此,《解放军报》从1961年5月开始,每天在显赫位置登一条“毛主席语录”。1964年5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将在该报刊登过的语录加以补充,编纂成书,内部出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6年12月,由林彪写了“再版前言”,扩大发行到全中国、甚至流传到国外。该书多数印成64开的小本,用鲜红色塑料皮作封面,故又称“小红书”。
《毛主席语录》共收集了从毛泽东文章中摘取的语录427条,最长的是从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摘取的关于“十大军事原则”的一段文字,共有797个字;最短的是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才8个字。又把427条语录分成33个类别:(一)共产党;(二)阶级和阶级斗争;(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五)战争与和平;(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八)人民战争;(九)人民军队;(十)党委领导;(十一)群众路线;(十二)政治工作;(十三)官兵关系;(十四)军民关系;(十五)三大民主;(十六)教育与训练;(十七)为人民服务;(十八)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十九)革命英雄主义;(二十)勤俭建国;(二十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二十二)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十三)调查研究;(二十四)纠正错误思想;(二十五)团结;(二十六)纪律;(二十七)批评和自我批评;(二十八)共产党员;(二十九)干部;(三十)、青年;(三十一)妇女;(三十二)文化艺术;(三十三)学习。各类语录条数不一,最多的第二十二类有41条,最少的第二十五类,只有5条。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语录》几乎成了每个中国公民必备的随身带的东西。林彪、江青的这种主张和做法,实际上把完整的科学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了,简单化、庸俗化了。对此,“文化大革命”前,邓小平,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进行过批评和抵制;“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多次指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反对割裂、歪曲和损害毛泽东思想。从此,结束了“语录不离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