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毗陀罗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毗陀罗咒

 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害已。”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佛经寓言(《百喻经》)


 在古代印度语中,“毗陀罗”是起尸鬼的意思。据说念毗陀罗咒能使死尸起而杀人,但尸起后,往往先杀念咒的人。这篇寓言中的复仇者,为了复仇,即使先害自己也要学毗陀罗咒,来报复仇人。如何看待他呢?
 作品把复仇者当作愚人讽刺。这是因为寓言的原意是宣扬佛教“宽容”、“忍让”的思想,反对有仇必报。寓言还提出了“未及害彼,反害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仍有一定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场合。即使是敌我矛盾,也是可以转化的.怨怨相报何时了,人们不应该软弱,应该抗争,但应该有恢宏的气度,应该顾及报复行为的恶劣后果。
 但我们如果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来探讨,则这位复仇者并非愚人,乃是一位值得赞扬的斗士。剥削阶级在吃人血肉的同时,总喜欢宣传“宽容”、“忍让”、“勿以暴力抗恶”。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不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因此,反其道而行之,“犯而必校”,不惜牺牲,坚决以暴力抗恶,就是被压迫者的哲学了。
 作品通过复仇者一“愁”一“喜”的描写,比较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复仇者先是“愁忧不乐”,一心想到的,就是复仇。后来有人告诉他毗陀罗咒可以报仇,但这个咒语有个不好的地方:“未及害彼,返自害已”。他听了以后,反而大欢喜,这可以看出其复仇愿望之迫切,复仇决心之坚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