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出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出奔

出奔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发表于1935年11月《文学》5卷5号。小说以大革命时期浙东农村为背景,写革命军县党部宣传部长钱时英同地主女儿董婉珍的爱情纠葛。董婉珍的父亲董玉林是个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当北伐军攻占县城农会要没收他的家产时,他立即催促女儿到县党部活动,成为钱时英部里的干部,不久与钱时英打得火热。于是钱时英徇私枉法,为婉珍的父亲开脱罪责,不久同婉珍结婚,迈进了董家大门。婚后不久,婉珍变得尖刻、骄横,两人的感情发生裂痕。国共两党分裂后,钱便提出辞职,婉珍为此谩骂不止。钱怒不可遏,夜间放火把董家人全部烧死,只身“出奔”到上海。小说通过一个革命者如何从沉沦到苏醒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复杂性,揭露了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作品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人物心理和细节刻画细腻真实,语言流畅生动,是作者后期小说的代表作。

☚ 理水   生死场 ☛
出奔

出奔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1935年11月1日《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小说以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写地主分子董玉林极端贪婪、残酷,对乡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甚至社会慈善机构施舍给穷人用以活命的一点东西他也从中克扣肥私。大革命风暴到来之后,他又利用女儿嫁给革命者钱时英这重要关系,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座上宾,执掌乡里大权的头面人物。随着董玉林反革命面目愈益暴露,钱时英在现实教育下省悟过来,愤而焚烧了董玉林全家然后出奔上海。小说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狠毒、阴险、刻薄的阶级本质,同时也显示了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地主阶级极端憎恨的态度。小说对青年革命者钱时英身上那种耽溺男女情爱,贻害革命事业的浪漫蒂克气质,给予一定程度的针砭与否定。这是作家最后一篇小说,较之以前那些着重抒写自我遭际的自叙性小说,这篇作品写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上有了重大变化;艺术手法也由重主观抒情而变为冷隽、客观地写实,善于通过典型化细节刻画人物的本质特征。

☚ 八月的乡村   八骏图 ☛

出奔←→居住chū bēn ← → jū zhù

出奔:出走。
居住:较长久地住在 一个地方。
【例】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 居住食禄,终无以效。(汉·王充: 《论衡·量知》)

出奔chū bēn

〖动词〗
逃跑,指逃到国外避难(3)。《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太叔逃跑到共国。《郑伯克段于鄢》:谓之郑志,不言出奔。——《春秋》上说郑伯早有杀弟弟的意图,而又不说段是“出奔”。《祁奚请免叔向》:栾盈出奔楚。——栾盈逃跑到楚国。

逃亡

逃亡

逋(逋亡;逋走;逋流;逋逃;逋逸;逋遁;逋播;亡逋;逃逋) 奔(奔亡;出奔) 逸(逸逃;逸亡;亡逸;走逸) 违 丧 投命亡命 亡逃 出亡 出走 匿逃 脱亡 遁亡 窜亡 窜避 窜绝 窜越 首窜 漏脱 播越
罪犯逃亡:逃犯
离散逃亡:散亡
在途中逃亡:道亡
背叛逃亡:叛亡
逃亡外地:流揜
 逃亡到别的地方:逃奔 逃突 遁奔 亡奔 走奔 跳奔
 逃到能藏身的地方:逋逃渊薮 逋逃幽薮 逋逃林薮 逋逃之薮
 逃窜,逃奔:走窜
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播(播亡;播出;播流) 丧流亡 亡命 投命
 逃离故土而流亡:在莒
 帝王流亡在外:乘舆播越 乘舆播迁
 流亡异地:逋迁
 贤士被迫四处迁徙流亡而为敌国外族所用:走胡走越
(逃走而流浪在外:逃亡)

☚ 逃跑程度   冲向 ☛

离开某地

离开某地

离开住地:离舍
 离开居处:离居
 离开原来驻扎的地方:撤走 退走
 情人离开原先的居处:凤去秦楼
离开家:离家 离舍
 离开家乡:离乡(背井~) 抛乡 背乡负乡 离井 背井 背离家乡
 远离家乡:离乡调远
离开都城,离开自己的诸侯国:出国
离开国家:离国
 离开本国到别国去:出国
离开国境:离境 出境
离开某种场合:退出
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出走 出奔
 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私奔

☚ 离开   离开某位置 ☛
000082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