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死亡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死亡率sǐ wáng lǜ❶ 每年死亡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25年吴瑞公译《最新性欲研究: 男女交合论》第八章:“荷兰自盛行避妊以后,卖淫花柳病、堕胎、私生儿,日渐减少;而所生育之子女,以教养得宜之故,体日益强,病日以减,死亡率较未行节制生育前减少甚巨,故人口反有增加之象。” 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chū shēng lǜ(名)每年出生婴儿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因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逐年下降。 ●死亡率sǐ wáng lǜ(名)每年死亡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该科病人~偏高|解放后儿童的~降低了。 死亡率mortality衡量杀虫剂毒力或药效大小的基本指标。指用药剂处理后,在一个种群中杀死个体的数量占群体总个体数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受试生物种群经药剂处理后的死亡百分数反映了药剂的作用效果,但是,受试生物种群常因个体生活力弱或天敌寄生、感病等原因,在试验期间往往有自然死亡个体,因此,药剂处理组的死亡虫数也包括了自然死亡数,应设立空白对照加以校正,以消除自然因素对药效的干扰,一般采用阿博特(W.S.Abbott,1925)提出的公式求校正死亡率。公式为: 上述公式,只有当自然死亡与药剂所引起的死亡无关时,自然死亡率在20%以下才适用;如自然死亡率已经超过20%的,处理组的死亡率不可采用。 死亡率mortality rate又称粗死亡率。因某种疾病死亡的动物头数占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它能表示该病在畜群中造成死亡的频率,但不能说明传染病发展的特性。仅在发生死亡头数很高的急性传染病时,才能反映出流行的动态。但当发生不易致死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等)时,虽能大规模流行,而死亡率却很小,则不能表示出流行范围广泛的特征。因此,在传染病发展期间,除统计死亡率外,还应统计所有发病的家畜(发病率)。死亡率用下列公式表示: 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1999年中国全国人口死亡率为6.46‰,比上年下降了0.04个千分点,其中市镇人口死亡率为5.51‰,比上年上升了0.2个千分点,乡村(包括县)人口死亡率为6.88‰,比上年下降了0.13个千分点。2002年全国死亡人口821万人,死亡率为6.41‰。 死亡率death rate系指某一地区在1年内每千人口中的死亡人数而言。是反映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亡频度的指标。一般以千分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死亡率= 死亡率见“人口学”中的“死亡率”。 死亡率又称“总死亡率”。表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死亡频度。常以1000人口为基数计算,时间单位为一个日历年。可按性别、年龄、职业或疾病分别计算死亡专率。 参见“人口学”中的“死亡率”。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 死亡率见“流行病学”中的“死亡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亦称粗死亡率。指每年每千人口中死亡的频率。是人口统计的主要指标,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依据。计算公式为: 死亡率Death Rate亦称总死亡率或粗死亡率。人口统计指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总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的比率。是反映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死亡强度的指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是 死亡率反映死亡频度的指标。指某一年中,某一地区平均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亦称粗死亡率。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死亡率某一特定人群,在某一时期内(如一年内) 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期初总数的比率。 它与生存率px间具有等式px+qx=1,或 qx=1-px 现年x岁,在n年内的死亡率记作npx,其值为: npx=1-npx 其中npx为现年x岁,n年内的生存率,当n=1时,即px。 死亡率 死亡率death rate一定期间内人口的死亡比率。即一定时期之内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人数与期初生存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期内死亡人数÷期初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总数-期末生存人数)÷期初人口总数=1-生存率。死亡率是人身保险中计算保险费率的重要依据。国民生命表中列出的死亡率是一定时期内全国人口的死亡率。经验生命表中列出的死亡率是保险公司根据一定时期内承保的被保险人的死亡统计资料编制出来的,作为保险公司制定人寿保险保费的基础。 ☚ 生存率 完全平均余命 ☛ 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率是分析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死亡率统计是医学人口统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胎儿娩出时无呼吸、心跳等生命现象者称流产或死产,不作死亡统计;但活产婴儿生后不久即死亡者,不论生存期长短,均应作死亡统计。 粗死亡率以日历年为计算期。如果统计时期不到或超过一年,应折算成年率以便比较。如已知某年一月份(31天)死亡人数为D,年平均人口数为N,则该年一月份的粗死亡率为 又如,已知某地1976~1980年五年中死亡人数为D,五年中年平均人口数为N,则该地1976~1980年五年
(2) 性别、年龄组死亡率:男女性人口死亡率不同。说明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可用分性别的死亡率。 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只有妇幼保健较差的地区,育龄期妇女的死亡率才高于男性。 年龄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死亡率的年龄变动可用年龄组死亡率来分析。 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动特点是新生儿死亡率很高,以后随年龄增加而迅速下降,一般在10~14岁达最低点,从15岁起死亡率又随年龄而上升。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群的死亡率水平可以有较大差别,但年龄组死亡率的曲线类型基本相同。 标准化死亡率 由于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差很大,粗死亡率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婴幼儿人口比重较大,或老年人口比重较高的人群,粗死亡率比较高。对同一人群,即使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变或甚至有所下降,也可能由于婴幼儿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而使粗死亡率升高。因此,在比较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死亡率,或者作同一人群死亡率的动态分析时要考虑到人口年龄结构不同或改变对死亡率的影响。为消除人口年龄结构不同或改变对死亡率的影响可以用标准化法计算按年龄标准化(调整)的死亡率。常用的标准化法有直接法及间接法。 直接法标准化是用分年龄组的标准人口数或标准人口构成为权数,计算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加权均数。 则用直接法求标准化死亡率(Mdir)的计算公式为 标准人口构成一般用全国普查人口的年龄构成,但也可以用任何其他公认或假定的人口年龄构成。假定0~60岁各年龄组人口数相同,则可以用各年龄组的组距(I)为权数求得标准化死亡率,称为“平均加权死亡率”(EADR)。 如果只知道待标人口中的死亡总数 (r),而不知道死亡者的年龄分布,或者因待标人数较少而各年龄组死亡率的随机误差太大时,可以用间接法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用间接法求标准化死亡率(Mind)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E为待标人口按标准人口的年龄组死亡率(一般取全国普查人口的年龄组死亡率) 计算的期望死亡总数,E=∑niMi。设Me为待标人口的期望死亡率,Me= ![]() 上式中M/M ![]() 〔例〕 甲、乙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死亡数及死亡率如附表(1)~(6)栏。试用直接法及间接法求标准化死亡率。直接法:甲地 除了分男女性各年龄组计算死亡率外,还可以按居住地区、婚姻状况、职业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计算死亡专率,以分析影响死亡率的因素。 死亡率的变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状况的
除性别、年龄外,婚姻状况、民族、职业等社会因素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已婚者死亡率低于独身者及离婚者,丧偶者死亡率在已婚者与独身者之间。各民族死亡率不一样。一般讲,一个国家中少数民族死亡率高于主要民族,这主要与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间差别在逐步缩小。职业对死亡率有明显影响。比较不同职业人群的死亡率有助于分析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 残疾统计 胎儿、婴儿及幼儿死亡率 ☛ 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某一人群在1年内因某种疾病死亡的频率。通常以10万人口为基数,根据死亡率高低也可选用万、千或百万人口为基数。 ☚ 发病率 患病率 ☛ 死亡率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它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计算公式为: 死亡率是说明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比较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对于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及医疗卫生条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前,人口死亡率很高,据记载,1930年人口的死亡率为28‰,个别省区平均死亡率高达45‰。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和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死亡率逐渐下降,从1950年到1981年,死亡率从19‰降至6.36‰,已低于世界平均的死亡率水平。计算死亡率通常有以下指标: 概率表示进入某一年龄没有活到下一年龄的人数占该年龄尚存人数的比例,它是计算人口平均寿命最基本的指标。 ☚ 生育率 婴儿死亡率 ☛ 死亡率 死亡率一定时期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率。通常按年计算并用千分数表示。表明人口的死亡强度,是反映人口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若干年 (如五年) 人口平均死亡率,应以期内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与周期平均人口数相比求得: ☚ 终身生育率 婴儿死亡率 ☛ 死亡率death(/mortality)rate 死亡率death rate 死亡率mortality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