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樊粹庭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樊粹庭1905—1966河南遂平人 樊粹庭
樊粹庭
樊粹庭1905——1966原名郁,河南遂平人,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 生。少年愛好藝術,後入河南大學留英預備班。畢業後,歷任河南省教育廳科員、督學、社會教育推廣部主任,並在各縣組織演出新戲。1933年在開封邀陳素貞、趙義庭等組織豫聲劇院,編寫《義烈風》、《凌雲志》、《三拂袖》等三十多個劇目。開封淪陷前夕,將豫劇院改組爲狮吼旅行劇團,輾轉演出於汜水、洛陽、寶雞、西安等地。其間,編寫《克敵榮歸》、《為國舒難》等劇目。1940年到西安後,成立獅吼兒童劇團,並在西安、三原等地演出。1955年曾到北京編劇講習會學習。曾任陝西省西安市人民代表,政協委員,陝西劇協副主席,西安市文聯副主任。1966年逝世。終年61歲。創作劇目有《再生鐵》、《吕四娘》、《楊排風》、《揚柳樹》、《奶頭山》、《馬蹄灣》等。改編劇目有《邵巧雲》、《李慧娘》、《雷振海》等。 樊粹庭1905~1966豫剧作家。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1934年,他以河南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的身份,自筹资金,邀请豫剧演员陈素真、赵义庭、张子林等,在开封创立了豫声剧院,自任团长兼编剧、导演。他吸取京剧、话剧的优点,对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化妆进行了改革。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取醒狮怒吼之意,改豫声剧院为狮吼剧团。1942年,因局势动乱,演员星散。同年秋,他招收一批难童,进行艺术训练,在西安办起狮吼儿童剧团,为豫剧培养了一批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狮吼剧团团长,并被选为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自1935年以来,共创作、改编剧本58部,时人称之为 “樊戏”。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作品有1935年~1937年编写的 《凌云志》 、《义烈风》 、《柳绿云》 、《三拂袖》 、《洗耻血》 、《雪壤恨》 、《女贞花》 ,1938年~1948年编写的 《叶含嫣》 、《克敌荣归》 、《巾帼侠》 、《伉俪箭》 、《好妻子》 、《为国纾难》 、《天敌楼》(连台本戏,共4部)、《汉江女》 、《席永平》 、《劈山救母》 、《王佐断臂》 、《红珠女》 、《杨满堂》 。樊粹庭所编剧本,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手法新颖。剧作思想内容比较健康、进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