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神经病
尿毒症性神经病是由于肾功能衰竭代谢产物不能排出,在体内蓄积中毒引起的神经病。可分为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尿毒症性脑病、尿毒症性肌病等。治疗慢性尿毒症颇为有效的透析疗法,也可引起透析脑病。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损害,常见于尿毒症患者,但不属于尿毒症神经病。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的末梢神经病变,如能除外维生素缺乏及药物中毒等原因即为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约见于50%的尿毒症患者,是尿毒症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分为三型:
❶不宁腿综合征为周围神经侵犯的早期表现,可能与代谢障碍、贫血或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是在安静时尤以夜间就寝时,发生两侧小腿深部对称性虫爬样、搔痒等异常不适感。按摩小腿或不停的活动,可使症状缓解。
❷感觉型,单纯感觉障碍而无运动障碍,如两足烧灼样疼痛,称为烧灼足综合征。
❸感觉-运动型,最为常见,常在前二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两下肢末端出现刺痛或异常麻木感,多数患者在异常感觉部位伴轻、中等袜套样浅感觉减退。但深感觉极少受累。运动障碍先表现为𧿹趾背屈力减弱,渐发展为两下肢无力,上肢症状轻或无。严重者偶可出现截瘫或四肢瘫,亦可引起轻、中等度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退有助于以上各型的早期诊断。透析治疗后上述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均可好转。也有肾移植后症状改善,均支持积存的代谢产物引起的中毒。
尿毒症性脑病 肾功能衰竭尤其晚期病例,可发生弥漫性脑病,早期表现为易倦、轻度迟钝及注意力集中困难,而后出现淡漠、呆滞。有定向、感知,记忆障碍,或有欣快、幻觉,抑郁等精神症状,或健忘、昏睡等意识障碍,也可扑翼震颤,肌阵挛或抽搐甚至局灶或全身性痉挛发作等神经症状。肌能力增高、反射亢进,并出现口唇自动反射及强握。最终可表现为偏瘫、去皮质、去脑强直状态及昏迷。脑电图多数出现额-顶部占优势的弥漫性慢波。透析疗法可使脑症状改善,说明尿毒症毒素的存在。
如患者有反复癫痫发作,需服用苯妥英钠时、血清药物浓度常低于一般病人,其疗效欠佳。可试用丙戍酸钠。
尿毒症性肌病 并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在尿毒症的早期即可见肌肉痛,但部分也可能是周围神经病的早期症状。近端肌无力颇常见,肌活检呈肌炎样表现,但部分可能系继发于血管炎或为慢性尿毒症伴随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故。还有箭毒样的神经肌接头传导阻滞,可于应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及多粘菌素等抗生素时诱发。抗胆碱酯酶药物可使肌力改善。
透析脑病 随着透析疗法的广泛开展,发现了两种透析脑病:
❶急性透析脑病或失平衡综合征发生于透析期的后段或透析后24小时内。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痉、易激动,甚或有谵妄,惊厥发作。这是因为血中尿素浓度下降较脑脊液为快使水分移入脑细胞引起脑水肿的缘故,是可逆的。
❷透析性痴呆:见于长期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原因未明。起病慢,初期症状波动,但进行性加重。表现为构音不清,痴呆,舞蹈徐动样多动,朴翼样震颤,惊厥发作等。尚无有效治疗。
此外,由于尿毒症患者常限制饮食,偶亦可见急性出血性脑灰质炎及桥脑中央型髓鞘溶解,尿毒症患者的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也高于常人。如尿毒症患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或曾行肾移植,则慢性脑膜炎、弓形体、霉菌及巨细胞病毒感染都可能并发。如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进行性加重也要考虑并发网状细胞肉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