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棉红铃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棉红铃虫cotton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又名红铃麦蛾。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世界性棉花重要害虫,中国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外,其他各棉区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棉区发生最重。寄主为棉花及蜀葵等锦葵科植物。成虫翅展约12 mm,灰褐色,前翅暗褐色,有4条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外缘有长缘毛;后翅银灰色,缘毛长。下唇须粗壮,向上弯超过头顶。末龄幼虫体长11~13mm,体背红色。中国一年发生2~7代,以末龄幼虫在棉仓、棉籽、晒花和轧花工具内结茧越冬。棉花结铃前卵产在嫩头、嫩叶和幼蕾苞叶上;结铃后多产在青铃萼片内侧。幼虫共4龄,蛀食蕾、花、铃,引起脱落、僵瓣、烂铃,使棉花产量和品级下降。末龄幼虫在棉株铃内或入土化蛹。主要防治措施是:采用药剂熏蒸杀棉仓成虫;释放天敌黑青小蜂,消灭越冬幼虫;黑光灯诱杀成虫;田间撒毒土杀蛾和喷药杀灭卵和初孵幼虫。 棉红铃虫 棉红铃虫 棉红铃虫mianhonglingchongPectinophora gossypiella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又称“红铃麦蛾”。成虫体长约6.5毫米,棕灰色,前翅尖叶形,翅面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横纹4条,后翅呈菜刀形,前后翅的缘毛均甚长。完全变态。雌虫在棉株的嫩芽、嫩枝、苞叶上产卵。幼虫孵化后,钻入花蕾,造成落蕾和虫害花。前3龄的幼虫黄白色,第4龄幼虫体外的毛片周围显红色,致使幼虫呈粉红色,体长约1.3厘米,各节背面有4个淡黑色斑点。1年发生2~4代。幼虫钻入棉蕾、花和青铃为害,引起落蕾、落花和僵瓣烂铃。以结茧越冬,第2年春天,幼虫在茧内化蛹。当棉株长成,羽化的成虫又飞入棉田为害。全国除新疆外,各大棉区均有分布。
☚ 蛾 稻螟虫 ☛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成虫棕灰色、体长约6.5毫米,前翅尖叶形,翅面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条纹,四条后翅菜刀形。幼虫粉红色、体长约13毫米,各节背面有四个淡黑色斑点。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钻蛀危害,使棉花蕾、花、铃脱落,或形成黄化、僵瓣。防治方法:进仓前集中晒花,仓库中放药带;进仓后,冬天冷冻,释放金小蜂,或灯诱;生产上处理虫花、落花、落蕾、落铃,用杀虫脒、亚胺硫磷、西维因等进行化学防治;用生物农药或性诱剂进行生物防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