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梦粱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梦粱录 梦粱录笔记。南宋吴自牧作。二十卷。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风俗、建置、物产等。其中第二十卷“妓乐”、“百戏伎艺”、“角觝”、“小说讲经”等部分记载当时民间游艺、杂技、戏曲、口头文学的繁盛状况,有珍贵资料价值。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 梦粱录 梦粱录见“文言小说、笔记”类。 ☚ 都城纪胜 武林旧事 ☛ 梦粱录 梦粱录笔记。南宋吴自牧撰。二十卷。书前有宋咸淳十年(1274)的自序,自称“缅怀往事,殆犹梦也”,故名《梦粱录》。仿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体例,记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宫观园苑、学校庙宇、街市店肆、湖山胜迹、历代名贤、节令风俗、游赏娱乐等;所记材料有些取自淳祐、咸淳《临安志》,有些则是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宋杂剧、傀儡戏、大曲等民间技艺的资料。《元宵》、《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孟冬行朝飨礼遇明禋岁行恭谢礼》等三节记载了民间及宫廷内杂剧、大曲、傀儡戏等民间技艺的演出盛况。《瓦舍》节记述了城内瓦舍的设置情况,《妓乐》节分别介绍了杂剧、唱赚、大曲等伎艺的表演特色,还对演员的表演技艺作了简略的评述。其中对杂剧的体制、内容及演出特点的论述,尤有价值。 ☚ 都城纪胜 武林旧事 ☛ 梦粱录 《梦粱录》南宋吴自牧所撰笔记体史书。书凡20卷,仿照《东京梦华录》体例,记述南宋京城杭州的风俗。其中关于乐舞、曲艺、教坊组织、杂伎散乐的内容见于卷一“元宵” 一节、卷三“上寿赐宴”一节、卷二十“妓乐”“百戏伎艺”两节。可与《武林旧事》相参看。 ☚ 都城纪胜 事林广记 ☛ 梦粱录笔记。宋末元初吴自牧撰。二十卷。自牧,钱塘(今杭州市)人。因“缅怀往事,殆犹梦也”,故名曰《梦粱录》。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成书。在其前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此为合璧之作。所记部分材料源于淳祐、咸淳《临安志》,大都为耳闻目睹,与周密《武林旧事》并称。卷一至卷六以岁时为序,记正月、立春、元宵、清明、端午、立秋、七夕、中秋、重九、立冬、除夜等节日,民间风俗,并记宫廷节日、礼仪、庆典、祭祀、贡举殿试等;卷七记杭州桥道、禁城九厢坊巷;卷八至卷十记宫殿宫观、朝廷机构、官舍府治、仓场库务;卷十一至十三记杭州山岩岭洞井泉、西湖、市镇、团行、夜市;卷十四记祠祭、神祠;卷十五记学校贡院、寺塔古墓;卷十六记各色铺肆;卷十七记历代人物、状元、后妃列女等;卷十八记民俗、户口、物产等;卷十九记园囿、瓦舍、闲人等;卷二十记妓乐、百戏伎艺、角抵、小说讲经史等。于研究南宋都市社会、风俗民情、文化娱乐等均有参考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古典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六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年刊行标点本,中国商业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出版《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与本书之合刊本。 梦粱录地理杂志。宋吴自牧撰。二十卷。自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他不详。吴氏仿《东京梦华录》例,取唐人小说“黄粱梦”名,追缅南宋杭州旧事,约于咸淳十年(1274)撰成是编。约十二万字。载清明节、中秋、观潮、杭州、大河桥道、六部、运司衙、诸山岩、堰闸渡、西湖、浙江、江海船舰、夜市、历代人物、民俗、户口、角觗等一百六十九事。凡郊庙宫殿、百工杂戏、风俗逸闻、山岭洞塘、河渠闸堰等无不备载。为研究考证古代杭州地区政治、建置、军事、水利、交通、物产、体育、文艺诸学科历史,提供重要参考文献。与《武林旧事》齐名,并受后事推重。清有《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本等多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铅印《东京梦华录》附印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点校本,最佳。 梦粱录 梦粱录南宋笔记。二十卷。南宋吴自牧著。吴自牧(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西湖老人繁胜录 武林旧事 ☛ 梦粱录书名,二十卷,宋吴自牧撰。仿《东京梦华录》体例,记南宋末期临安的湖池苑囿、风俗人物,与另一部专记南宋都城杂事的著作《武林旧事》详略互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