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梅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梅苑 梅苑南宋黄大舆编。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谓,吾友黄载万,“所居斋前,梅花一株甚盛,因录唐以来词人方士之作,凡数百首,为斋居之玩,命曰《梅苑》”。周煇《清波杂志》卷一○亦谓:“绍兴庚辰(1160)在江东得蜀人黄大舆《梅苑》四百馀阕。”是书卷首有自序,称辑录于己酉之冬,乃高宗建炎三年(1129)。所录皆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北宋末南宋初,共十卷,为现存最早的专题咏物词选。是选以词调编次,先慢词,后引近小令,其中也有不以此为序者,体例杂乱,并不尽善。是书以曹楝亭刻本为最早,曹本存词目五百零八首,实刊四百十二首,已非原本。有武进李祖年刊本,内附校勘记一卷。又有赵万里《梅苑》辑补本一卷。陈匪石《声执》卷下:“余读此书,曾发现一疑问,第四卷《望梅》下注:或作王圣与。《花草粹编》据以入选,明钞及鲍刻《花外集》均据以补遗。然黄大舆果为高宗时人,则决不能见碧山此书。”或谓此王圣与与王沂孙并非一人。 ☚ 麟角集 复雅歌词 ☛ 《梅苑》 词选,十卷。南宋黄大舆编选。大舆字载万,自序署岷山耦耕,又《成都文类》载其诗,故厉鹗《宋诗纪事》称其为蜀人。又王灼称大舆歌词与唐名辈相角,其乐府号《广变风》,有赋梅花数曲,亦自奇特。但乐府已失传,惟此《梅苑》独存。所录皆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南北宋间。自序称己酉之冬,居山阳,斋前梅开粲然,于是录唐以来咏梅词,以为斋居赏玩,名《梅苑》。己酉为高宗建炎三年(1129),此集乃编于南宋初年。在先秦已有梅的记载,但只是食其实,未咏其花。屈原宋玉已咏众多花草,但未咏梅。六朝渐有咏梅诗,唐诗已多,但最重梅花的是宋人,人人吟咏,又有林逋“梅妻鹤子”的咏梅专家,故有《梅苑》词选的出现,以供作咏梅词参考。此集有一题列有数百阕之多者,足见咏梅之盛,所咏虽不免“窠臼相因”,而“刻画形容,亦往往各出新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后宋末元初方回编《瀛奎律髓》,专列“梅花”一类,以不混于众芳,亦足见重视。两书可见唐宋咏梅诗、词概貌。五代宋已有《尊前集》、《花庵词选》、《绝妙好词》等词选,但专选咏梅词为一集,在宋代为独树一帜,以后也罕见,此为《梅苑》独到处。 梅苑词总集。南宋黄大舆编。一卷。大舆字载万,自署岷山耦耕,蜀人。善乐府歌辞,曾抱疾山阳,所居有梅一株,因录唐以来才子咏梅之词,成此编。书中所收起于唐代,止于北南宋间,凡四百余首。宋时特重梅花,各家几乎都有吟咏,咏梅遂成一时之重要题目。此种风尚自有时代及社会之原因。书前有黄氏序,谓此书辑录于建炎三年(1129)之冬,原书已佚。乾隆三十一年(1766),曹寅《棟亭)在扬州刻《群贤梅苑》十卷,已非黄氏原书。近人赵万里据《永乐大典》梅学韵及《花草粹编》辑得《梅苑》佚词一卷,十八首,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 梅苑十卷。宋黄大舆编。黄大舆字载万,号岷山耦耕。生卒年不详。钱曾《读书敏求记》引王灼之语说黄大舆字载方,大抵是讹“万”为“方”。其爵里未详。厉鹗《宋诗纪事》称为蜀人,仅因原序自署“岷山耦耕”及《成都文类》载收其诗,属以意推之,并无确据。王灼称,黄大舆歌词与唐名辈相角,其乐府号《广变风》,有赋梅花数曲,亦自奇特。但乐府到清编定《四库》时已不传,仅存此集。本书采收始唐止宋咏梅之词,凡四百余首。以词调为次序,先慢词,次引、近,后小令。屈原曾遍陈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咏梅篇什亦寥寥可数;自宋人始重此花。方回撰《瀛奎律髓》,在著题之外,别出梅花一类,不使其溷于群芳;本书亦在此意。虽一题裒至数百阕,或不免窠臼相因,但刻画形容,也往往各出新意,当为填词者采择之助。本书还兼收咏腊梅之词,系因二花别种同时,义可附见。而卷九兼及杨梅,则失于宽泛了。是书有《四库全书》本,《楝亭十二种》本,武进李祖年圣泽楼刊本。今人赵万里据《永乐大典》(梅字韵)、《花草粹编》,搜得《群贤梅花》(康熙中,曹寅刻此书,名为《群贤梅苑》,收入《楝亭十二种》本)佚词十八首,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