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罗密欧与朱利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罗密欧与朱利叶

《罗密欧与朱利叶》

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爱情悲剧,写于1594年。这个题材来源于意大利民间传说,故事渊源于五世纪的希腊传奇。1562年英国诗人亚瑟·勃鲁克写了一首《罗密欧与朱利叶的悲剧史》的长篇叙事诗,将这个故事传入英国。《罗密欧与朱利叶》就取材于这一叙事诗。这部作品描写了一对分属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的青年男女,两人一见倾心,但不能结合,最后在封建婚姻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故事,表现了反封建,提倡自由的主题。剧情是叙述在古代意大利的维洛那城,有两家名门望族——有钱的凯普莱特家和蒙太古家。两家之间旧日曾发生过一场争吵,后来越吵越厉害,仇恨结得很深,连最远的亲戚,甚至两家的侍从和仆役都牵连上了。只要两家的人相遇,便会争吵、谩骂,甚至殴斗,有时候还会闹出流血的事件。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把维洛那街巷可喜的清静都扰乱了,但谁也没有办法,就连当地的最高长官大公也无法解决这两家的矛盾。这样财势相当的两大封建家族,累世的宿怨使他们长期争斗不已。一日,老凯普莱特举办盛大的晚宴,邀请了许多宾客。维洛那所有受人称赞的漂亮的姑娘都来了。只要不是蒙太古家的人,一切来客都是受欢迎的。年轻的罗密欧和他的朋友戴上假面具参加了这次宴会。在舞会期间,忽然间,罗密欧被正跳着舞的一位姑娘的美貌打动了。他觉得灯火好象因为她的缘故燃烧得更亮了,她的美貌象是黑人戴的一颗贵重的宝石,在晚上特别灿烂。这样的美在人间太贵重了,简直舍不得碰!她的美貌和才艺大大超出跟她在一起的姑娘们,(他说)就象一只雪白的鸽子跟乌鸦结群一样。这样,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和凯普莱特的女儿朱利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倾心相爱。朱利叶爱得如醉如痴,舞会后,她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色自言自语地唤着她的情人:“啊,罗密欧,罗密欧!你在哪儿啊,罗密欧?为了我的缘故,别认你的父亲,丢掉你的姓吧!要是你不肯的话,只要你发誓永远爱我,我就不再姓凯普莱特了”。就这样,这一对互相爱慕的年轻人不顾封建家长的“礼法”,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有神父主持,私下举行了婚礼。不久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挑起一场混战,罗密欧为好友茂丘西奥复仇杀死提伯尔特。罗密欧因此被亲王放逐,与朱利叶分离。罗密欧被放逐之后,凯普莱特依仗一家之长的权威,不考虑女儿的情感意愿,独断地包办朱利叶的婚事。他专横跋扈,竟在自己的中意的女婿帕里斯面前说:“我可以大胆替我的孩子作主,我想她一定会绝对服从我的意志。”他在女儿面前叫嚷:“你既然是我的女儿,就得听我的话,嫁给我的朋友。”并且威胁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把你装在木笼里拖了出去。”朱利叶为了逃避父母逼婚,为了维护自己与罗密欧的爱情,接受劳伦斯神父的安排,喝下“药酒”假死。谁知罗密欧赶到后误以为真,以身殉情。朱利叶醒来见罗密欧死在身旁,拾起地上的匕首自杀了。罗密欧与朱利叶的殉情,带来了势不两立的两大家族的和解。封建家族间的仇恨是造成罗密欧与朱利叶的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而家族仇恨不是偶然出现的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中世纪封建制度的产物。莎士比亚所写的这悲剧实质上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反动封建势力的抗争。朱利叶和罗密欧都是怀有文艺复兴时代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而且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生活,敢于挣脱封建伦理观束缚的新型青年。朱利叶本是一名门闺秀,在家里循规蹈矩,唯父母之命是从。然而,春光是关不住的,她和罗密欧不期而遇,共诉衷肠,心心相印。朱利叶由于生活在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的魔影之下,封建势力不容她与罗密欧相爱,她被卷进了世代仇恨的旋涡,被迫在新生活和旧传统之间作出抉择。然而爱情的种子一旦在心中萌发,瞬间就成了不可抑止的力量。她经历了迷惘、悲痛,由恨到爱的过程,终于彻底摒弃家族观念,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爱情,从而显出朱利叶的坚定、果断。在对父抗婚和为幸福殉情中更加突出表现了朱利叶忠于爱情,视死如归。

☚ 奥赛罗   《安娜·卡列尼娜》 ☛
000002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