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仙境
桃源县南有桃源山,又称桃花源。该处四时青翠,风景优美,人称“世外桃源”。道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中之第三十五洞天,号白马玄光之天,认为是神仙居处。桃花源因晋朝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而出名。据湖南地方志和一些古籍记载,陶文所记乃有所本。《常德府志》载,太元渔人名黄道真,诣太守刘歆言偶入桃花源中所见之事,欲再往,不复识路。南阳名士刘子骥名驎之,古书载他志隐,曾采药至衡山,深入山中,欲还失道,遇伐木人问道,方得回家,后欲再往寻索,不复知其处。他既来南岳,听到渔夫所言桃花源事,定会欣然前往。今该地仍存桃源洞,一名秦人洞,相传为秦人避世处。还有烂船洲,言渔人至此舍舟入洞,后出,其船已烂,亦名缆船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