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延川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延川县

延安地区辖县。位于延安东北方向110公里处。北接清涧,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隔河相望,南与延长毗邻,西与延安、子长相连。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39公里,面积19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46万亩。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东部黄河沿岸地带,梁峁起伏,多峡谷峭壁。西部山川相间,川道开阔。海拔最高1400米,最低526米,县城海拔803.7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6℃,年降水量500毫米,年日照2558小时,无霜期184天。矿产资源有石油、煤炭、石灰石等。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75万吨,煤炭地质储量500万吨。境内有野生药用植物50多种,其中甘草、酸枣仁、槐米最为驰名。年产甘草30万公斤,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境内均属黄河水系。黄河沿秦晋省界流经县境70公里。境内以清涧河为入黄主干河流,永坪川河、青坪川河、文安驿川河、拓家川河4条支河纵横全县,境内流程207.9公里。全县常住人口14.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09万人,占87.41%。全县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99.76%。还有回、满、侗、壮、朝鲜、瑶等6个民族。辖延川、永坪、延水关、文安驿4个镇,高家屯、冯家坪、贾家坪、禹居、关庄、贺家湾、黑龙关、眼岔寺、南河、马家河、稍道河、土岗、李家圪台13个乡,345个行政村,705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延川镇。因秀延河(清涧河上游)流入境内而得名。商时为大戎族居住,战国初属魏,秦汉时属上郡,西魏时在今安驿设文安县。隋开皇三年(583)始名延川县。唐武德二年(619)在东部设安民、修文、桑原3县,在西部设义门县(武德四年撤)。贞观二年(628)撤修文、桑原县。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改安民县为延水县,唐末及五代,仍设延川、延水县、均属延州。宋熙宁八年(1075)降延水县为延川镇,归延川县辖。金、元、明、清均沿置延川县,属延安府(或延安路)。1935年11月成立赤光县(今永坪镇一带)和延水县(今延水关一带)革命委员会,隶属陕北苏维埃政府。1937年9月,将延川县和延水县合并为延川县。1950年5月1日起归绥德专署所辖。1956年10月改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底撤销县制,辖地并入延长县。1961年10月恢复延川县制,隶属延安地区至今。该县属革命老区。1936年5月初,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抗日先锋队回师陕北,于5月5日在该县杨家圪台村,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出席会议,并根据会议决定,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讨论了国共两党互派代表共商抗日大计的具体办法。5月10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军总部由杨家岭圪台村移居该县太相寺村。在这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军团级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东征,部署了西征。该县地域辽阔,土层深厚,耕地充裕,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境内土壤以黄绵土居多,黄河沿岸有红胶土和黄沙土分布。全县有梯田11.4万亩,埝地2.6万亩,坝地5万亩,水浇地1.4万亩。有人工林71万亩,种草保存面积4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8.6平方公里。境内有马家湾、寒沙石、李家河、井沟、槐树坪5个较大水库,总容量2407万立方米,其中永坪灌区已修成三条干渠,总长18.3公里。全县拥有耕作机械606台,排灌机械192台,农产品加工机械1195台,农业机械总动力9399马力。该县素有枣乡之称,已有3000多年红枣栽培历史。有条枣、团枣两大类17个品种。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土岗、延水关、眼岔寺一带。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色艳味佳、含糖量高等优点。1982年9月,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日成来陕访问期间,品尝了延川红枣后赞不绝口,并希望将延川红枣移植朝鲜。为满足金日成的这一愿望,我国政府于次年3月在延川精选了300株优质枣苗赠送朝鲜,使延川红枣不仅第一次在国外落土,而且成为中朝友谊之树。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谷子、豆类、荞麦次之。经济作物以薯类、烤烟为主,花生、棉花、芝麻、大麻、西瓜次之。经济林果以红枣、苹果为主,花椒、核桃次之。1980年以来,该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红枣、苹果,烤烟、薯类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四大主导产业。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843.6万公斤;红枣面积7万亩,总产量233.6万公斤;苹果面积4.5万亩,总产145.8万公斤;烤烟面积5100亩,总产量54.4万公斤;署类面积5.3万亩,总产690万公斤。全县农业总产值7229万元。全县工业企业29个,职工8264人,工业总产值2.7亿元。其中地属企业1个,职工7187人,工业总产值2.6亿元;县属企业10个,职工449人,工业总产值587万元;城乡企业18个,从业人员628人,工业总产值584.7万元。县办工业有石油、煤炭、粮食加工、印刷、农机、食品加工,乡镇企业有食品、建筑建材、电磁线、针织。主要产品有电磁线、水泥、卫生纸、蜜枣、枣酱等。该县产“金丝蜜枣”、“宝塔牌枣酱”,远销马来西亚、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BFX—Ⅰ型山地深施肥播种机获国家 “七五”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境内交通便利,有西包、渭清公路横穿南北,县、乡公路四通八达,81%的行政村通汽车,境内通车里程达1055.3公里。境内延水关镇建有黄河渡口,有一次可载四辆卡车的大型摆渡船每天数次往返于秦晋河岸。全县有邮电局、所12个,邮程1799公里,年报刊发行量127.25万份。全县有16个乡镇和50%的行政村通电。全县有商业网点507个,从业人员1044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99.4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250.6万元。全县有各类学校591所,教职工1920人,在校学生23583人。其中普通中学15所,教职工374人,在校学生1.6万人;农职中学1所,教职工33人,在校学生200人;小学502所,教职工1150人,在校学生1.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全县共有专业科技人员2474人,已授予各类技术职称1867人。县城内有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有医院30所、医护人员355人,病床268张。乡镇有卫生院,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医务室。全县有旅社、招待所26个,床位3946张,年接待宾客4万人次。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4.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2.9亿元,国民收入2.6亿元,财政收入49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15元。

延川县

延安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西岸,邻接山西省。西魏置文安县,治所在今延川县西南文安驲,为文安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延川县,属延安郡。唐属延州。北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属延安府。民国初属榆林道,1928年属陕西省。1958年废,入延长县。1961年复置延川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