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Gégé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格格gē gē家声词。温庭筠《晚归曲》: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 格格gē gē象声词。温庭筠《晚归曲》:“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 格格gége小姐,闺女。清代多称王公的女儿。〔例〕格格儿, 你可别拿着合我的那一铳子性儿合人家闹!你瞧瞧, 人家脊梁上可掖着把大刀呢! (儿 109)∣当年,太后老佛爷要装扮成观世音菩萨,让洋人进颐和园给照像的那时候,菩萨身边的龙女就是我们四格格扮的。(味282) 格格ge2ge2-1(名)❶(~儿)格子:把字填在~头。 ❷指某种界限:裕民粮食公司老本蚀光,倒背了一屁股债,早已过了宣告破产的~了。(川文83·1·23) 格,另见ge1 ge3。 格格kɛi24 kɛi外行, 什么都不会:𠰻是~,会修车吗? 格格ga21gak23[ka kaɂ]格子。 格格四4590①名格子。⑴中原官话。河南〖 〗。崔复生《太行志》第七章:「这人…穿一条家机毛蓝布裤,一件土黄色花~上衣。」郭怡等《流泪的红蜡烛》:「(麦收)…拾起雪花那件正是正月十五看花灯穿的蓝~线呢外衣。」⑵西南官话。湖南安乡〖 〗。四川成都〖 〗。把字填在~头。贵州贵阳〖 〗、沿河〖 〗。⑶湘语。四川乐至〖 〗。湖南辰溪〖 〗。②名指某种界限。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马识途《夜谭十记》第二记:「裕民粮食公司老本蚀光,倒背了一屁股债,早已过了宣告破产的~了。」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四章:「原说你们跟洋大人办事啥事都有一个~,就是雷打在脑売上,也不能走揝一丝一毫。」③名称满人小姐、公主、女儿。原为满语。北京官话。北京〖 〗。④代个人;自己。东北官话。辽宁沈阳:他~去的。⑤代这个。吴语。上海〖 〗。江苏苏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人朝仔倪痴形怪状个做倽介!」《官场现形记》:「勿売张~火炮倒拿魏老吓醒。」《九尾龟》第十九回:「谢谢耐,帮子倪格忙!~断命杀千刀,格付架形,赛过是个长毛,人也杀得脱格。」   格格gēgē❶〈象声〉表示笑声:见面就格格地笑起来。 ❷〈象声〉表示咬牙声:牙咬得格格响。 ❸〈象声〉表示鸟叫声。 ❹〈象声〉表示机关枪的射击声。 另见170页gé。 格格gēgē拟声词。形容鸡等禽鸟的叫声。 【组词】格格声︱格格地叫 【例句】树上的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 母鸡下完了蛋,格格地叫起来。 【近义】吱吱 格格gē gē〈拟〉 ❶笑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那妇人)口里格格的冷笑。”茅盾《多角关系》:“女的掌不住格格地笑了。” ❷鸟鸣声。[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小说月报》1987年第9期:“它的鸣叫也很奇特,一串串的‘啾嘞……格格……啾嘞……格格……’” ❸物体磨缠、变形等发出的声音。[五代]朱希济《妖妄传》:“忽闻窗外有格格之声,久而不已……俄而摆臂格格者骨节相磨之声也。”《小说月报》1987年第10期:“沈茂先埋头坐在人堆儿里,牙齿咬得格格响。”
格格gé gé〈形〉 ❶互相抵触。如“格格不入”。 ❷犹“耿耿“,满腹心事的样子。[清]杜漺《〈书影〉序》:“世人胸中有疑难事,便格格而不能忘。”[清]褚人获《坚瓠四集·唐六如》:“倚柱而听,数刻未落一韵,格格苦思,勿成,二人相视而哂。”〈名〉 ❸满语。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意为“小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格格儿!你可别拿着合我的你一铳子性儿合人家闹!”〈代〉 ❹方言。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格格人朝仔倪痴形怪状格作啥介!” 格格gē ge满人称小姐、公主、女儿。 格格(一)gēgē (二)gége (三)gégé(一)gēgē 〈拟〉同“咯咯”。 ❶笑声。 【用法】用于摩绘笑声。例:屋里传来~的笑声。|他~地笑着。 ❷机关枪的射击声。 【用法】用于模拟枪声。例:阵地上传来机关枪~的射击声。|敌人碉堡里的重机枪~地吼叫着。 ❸某些鸟的叫声。 【用法】用于模拟鸟叫声。例:森林里鸟儿~的叫声吸引了他。|鸟儿在树上~直叫。 (二) gége 〈名〉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或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封号。 【用法】用于满族称呼。例:他最小的~尚在襁褓中。|皇帝十分宠爱三~。 (三)gégé 〈动〉捍格,互相抵触。 【用法】用于成语“格格不入”。例:看见他兄弟俩~不入的样子,母亲十分焦急。|他俩原是很要好的朋友,现在变得~不入。 笑声 笑声哈 咭(咭咭咯咯) 唏唏 吃吃嘿嘿 嘻嘻 呷呷(~笑) 哑哑 呀呀 嗌嗌(疾笑~) 噗哧 扑哧噗嗤 呵呵 哑然 格格 咯咯 说笑声:叽叽嘎嘎 哇哩哇啦 闺房谈笑声:闺声 快乐兴奋的说笑声:欢声笑语 杂乱的说笑声:叽哩嘎啦 响亮的笑声:嘎嘎 银铃般 喉间的笑声:胡卢(~而笑) 大笑声:哈哈(~大笑) 形容笑声大:笑语喧声 笑语声喧 笑声发于喉间:卢胡 笑声不断:唏唏哈哈
另见:笑 喜悦 ☚ 各种程度的人声 哭声 ☛
心事 心事曲衷 心曲 思事 心迹 心象 心兵 心由 心思 心肠 寸肠 不可告人的心事:鬼胎(怀~;心怀~) 不愿告人的心事:隐衷 藏在内心深处的事:衷情 难以说出的隐藏在内心的事:隐痛 难言之隐 心中委屈之事:衷曲 有心事:格格(~苦思) 有心事,不能忘怀:介介 有心事的样子:若有所思 心事牵萦,烦躁不安:颎颎 心事沉重:沉沉 思虑的事情很多:心事重重 担心或忧虑的事很多,心事重重:寝不成寐 寝不聊寐 忧愁烦闷,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愁眉不舒 愁眉不开 愁颜不展 愁结眉卷 愁聚眉丛 不展愁眉 愁眉不展的样子:眉头紧锁 烦躁不安,心事重重:耿耿 不开心、心事重重的样子:眉头不展 眉头不伸
另见:心情 心思 心绪 情感 ☚ 情事 各种程度的事 ☛
抵触 抵触梧 捽 抵忤 抵梧 抵牾 抵捂相抵 诋冒 违迕 逜逆 错逜 击戾 违戾 违伐 搪突 舛互 楯矛 扛格 捍格 格格(~不入)相窒 悖异 乖剌 错牾 相互抵触:捍格 互相妨碍抵触:相妨 互相抵触,不相契合:格格不入 格格不合 格格不浃 格格不纳 格不相入 方枘圆凿 方木圆孔 方底圆盖 枘凿方圆 枘圆凿方 凿圆枘方 凿枘圆方 圆凿方枘 矩枘规凿 方凿圆枘 不相投合,抵触:龃龉 龃龉的样子:戛戛 冒犯,抵触:搪 愤恨抵触:恚碍 迕逆,抵触:逜逆 (跟另一方有矛盾:抵触) ☚ 对立 不来往 ☛
物声 物声金属的响声:锵鎯 金属玉石等响亮的声音:坚尔 摩擦声:霍霍(磨刀~) 刺啦 衣服相擦声:綷縩 窸窣 迅速擦过声:沙沙 刷拉 刷刷 飒拉 细小的摩擦声:窸窣 悉索 悉悉索索屑屑索索 屑屑沙沙 悉悉刷刷 移动物与地面的摩擦声:戛 刮物声:擖 滚动声:咕噜(咕噜噜;咕噜咕噜;叽里咕噜) 辘轳转动声:轧轧 辘辘 轣辘 辘轳吸水声:雅轧 迅速滑动声:刺溜 哧溜 跳动声:嘣(嘣嘣) 冬冬 发动机等的跳动声:突突 震荡的声音:飞响 颤抖的声音:颤声 震动声:殷 剧烈的震动声:隆隆(雷声~) 飞动声:嗡嗡 旗帜飘动声:猎猎(红旗~) 呼拉(呼拉拉) 爆炸声:叭(叭叭) 嘣 轰隆(轰隆隆)噼啪 噼里啪拉 哔哔叭叭 毕毕剥剥 毕毕卜卜 枪声:乒(乒乓) 乓 砰(砰砰) 嘭叭 啪(噼~) 机枪声:咯咯 格格 哒哒 嗒嗒 机器声:轰隆(轰隆隆) 钟表声:滴答 嘀嗒 织机声:轧轧 唧唧 更漏声:铛铛(~~晓漏) 物件受压声:吱吱(~作响) 咯吱 嘎吱嘎吱嘎吱 很快通过的声音:飕(飕飕) 快速运动引起的尖锐的声音:呼啸 呼哨
另见:物品 车子 滚动 落下 响声 ☚ 物声 物落地声 ☛
生理性声音 生理性声音嘴唇开合声:吧嗒 吧唧 抽烟声:吧唧 吧哒 叭叭 咬牙声:格格 喝水声:咕嘟(咕嘟咕嘟) 咕嗒 喝粥声:呼啦 众饮食声:嗿 吞咽声:嗗 下咽汤声:啯啯 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音:鼻音 转鼻 睡熟的鼾声:鼻息(鼻息声) 齁喽喽 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鼻及 鼻圭 齁(齁齁;齁声;齁鼾;鼾齁) 呼噜钩钩 鼾鼾 鼾声 鼾息 鼻鼾 熟睡时鼾声特别大:鼻雷 鼻息如雷 鼻息雷鸣 鼻气如雷 鼻鼾如雷 齁如雷吼 鼾声如雷 酣声如雷 睡觉时的打鼾声:咍台 极大的鼾声:如雷鼻息 打喷嚏声:呵嚏 阿鹊 阿叱 阿嚏呃啾 呼吸声:呼哧 詓詓 喘息声:哼哧 吭哧 吁吁(气喘~) 呼哧 呼嗤 哮喘声:齁喽 齁声 吹气声:呼 噗 用口吹物的细小的声音:吷(~气) 用口或叫子吹出的高尖声:哨(口~儿) 吐气声:嘘 咳嗽声:謦 啌啌 呕吐、咳嗽声:喀 吐唾声:哕 哇 啡 心跳声:怦(~~跳) 突突 怦怦 嘣嘣 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发出的声音:心音 心脏猛跳声:咯腾 掉泪声:簌簌 噗噜(噗噜噜) 空腹鸣叫声:叽里咕噜 饥饿时的肠鸣声:辘辘(饥肠~)
另见:生理 ☚ 叹声 动作声 ☛ 格格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分五等:亲王女和硕格格为郡主,郡王女多罗格格为县主,贝勒女多罗格格为郡君,贝子女固山格格为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为乡君。 格格满语Gege,译为 “姐姐”或对女子的尊称。后为清代满洲皇族女儿的称号。其等有五: 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 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 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 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亲王侧福晋所生女降二等为郡君,郡王侧福晋所生女降二等为县君,贝勒侧室所生女降二等为乡君。郡主品级同郡王福晋,县主品级同贝勒夫人,郡君品级同贝子夫人,县君品级同镇国公夫人,乡君品级同镇国将军夫人。格格等俱于许婚后报宗人府,审查合例后由礼部奏请授封。已授封者,不随其父升降。 格格 格格清朝对宗室之女的称谓。满语,意为“小姐”。清制,亲王至入八分辅国公之女统称格格。亲王女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称多罗格格,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许婚时视其父爵秩品级及嫡庶所出,分别以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五等封授。 ☚ 县君 宗女 ☛ 格格 格格满语,意为小姐。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清稗类钞·称谓·皇室皇族之女称谓》: “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处子为多。”皇帝女儿封公主,称固伦格格: 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封郡主: 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封县主; 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封郡君; 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封县君; 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封乡君。 ☚ 宗女 主婿 ☛ 格格ge geform of address used by people of the Mauchu nationality for princesses and young ladies 格格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满语音译,“小姐”或“从姐”、“表姐”之意。清初,国君和贝勒女的称呼无严格界线,均称为格格。如何和里所娶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女嫩哲,《满洲实录》即写作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仿明制,规定中宫所生女称固伦公主,妃所生女及中宫抚养者称和硕公主。格格为王公之女的位号,秩分5等。和硕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多罗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多罗贝勒女称多罗格格,即郡君。固山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此后,位号等级分明易辨,但格格之满语称仍甚流行。蒙古王公贵族女,亦称格格。 格格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不入五等的皇族之女称为宗女。 格格清代贵族之女的称谓。满语称贵族之女为格格,据《清会典·宗人府》记载,格格分为五等:“亲王女和硕格格为郡主,郡王女多罗格格为县主,贝勒女多罗格格为郡君,贝子女固山格格为县君;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格格为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