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核武器热辐射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核武器热辐射伤

核武器热辐射伤

人体受核爆炸热辐射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烧伤称为核武器热辐射伤,又称热辐射烧伤或直接烧伤。由于核爆炸时热辐射总能量释放时间短暂,仅数秒至数十秒,故又有闪光烧伤之称。热辐射使物体燃烧引起人体的火焰烧伤则称为间接烧伤。
万吨级以下核爆炸时,热辐射比早期核辐射的杀伤半径小,暴露人员发生的热辐射烧伤多为复合伤;十万吨级以上核爆炸时,热辐射比核辐射杀伤半径大,故在杀伤区外圈的暴露人员多发生单纯的热辐射烧伤。
伤情特点 除病理改变、临床过程、诊断和治疗等与一般火焰烧伤基本相同外,热辐射伤伤情尚有以下特点:

造成皮肤不同深度烧伤的光冲量阈值(cal/cm2)

烧伤对象Ⅰ°浅Ⅱ°深Ⅱ°Ⅲ°
人(推算值)
狗(实测值)
2.6~3
3
4~5
4~4.5
6~8
15~22
8~11
>34

(1) 烧伤程度取决于光冲量: 在核爆炸后火球的整个发光时间内,投射到与光辐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能量,称为光冲量(热冲量),以cal/cm2表示。热辐射烧伤程度与体表实际接受的光冲量有关。上表为造成人与狗皮肤不同深度烧伤的光冲量阈值。
热辐射作用时间相同,光冲量愈大,烧伤愈深,总光冲量相同,作用时间愈长,则单位时间的光冲量愈小,烧伤愈轻,反之则愈重。根据动物实验,烧伤面积与所受光冲量密切相关,除少数外,光冲量愈大,烧伤面积愈大,其经验公式为:
烧伤面积(%)=1.048×光冲量(cal/cm2)-2.966(2) 烧伤多发生于向爆心的暴露部位: 由于热辐射呈直线传播,故烧伤多发生在朝向爆心侧的暴露部位,有“侧面烧伤”之称。有时因距爆心较远,热辐射能量不足以使衣服燃烧,但可透过衣服或由衣服传热,引起下位皮肤烧伤称为“衣下烧伤”。
(3) 烧伤多较浅:以Ⅱ°为主,核爆炸产生的热辐射虽有很高的能量,但作用时间很短,随距离增大而削弱,且人员穿戴的衣帽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距爆心较近的暴露人员,可发生大面积的Ⅲ°烧伤,但常因复合其他损伤,伤势过重而当即死亡。活存的伤员中,特别是杀伤区外圈者,多为Ⅱ°烧伤。
(4) 常遗留瘢痕疙瘩:日本原子弹烧伤伤员中,瘢痕疙瘩发生率高达34.7~78.7%。表现为愈合的烧伤伤面瘢痕增生,局部搔痒、发热、过敏,在伤后半年至一年最严重,两年左右进入减退期。但以后如在此部位施行手术,又可能再发。
诊断和治疗 热辐射烧伤深度、面积的估计、伤情分类、急救和治疗等与火焰烧伤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❶热辐射烧伤伤员数量多,常大批发生,因此在医疗力量和药材供应的组织和思想上均应有充分准备。既要节约又要讲究实效;既要抢救好伤员又要迅速、有效率,分秒必争。
❷热辐射烧伤伤员常复合其他损伤,如放射伤、冲击伤等。这类复合伤伤员,治疗的复杂性或预后均较单纯热辐射烧伤者严重,因此在检查、分类上均应十分慎重,诊断务求准确,以免增加处理上的复杂性。
❸热辐射烧伤大都较浅,多系浅Ⅱ度,除颜面和会阴部外,创面经清洗后,如条件许可,争取采用包扎疗法,对后送、护理均较方便,如无继发感染,一般在10~14天左右可获愈合。
☚ 磷烧伤   冷伤 ☛
000169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