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方。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煅牡蛎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大黄二两。先煮前十一味,再入大黄微煮,分四次服。治伤寒下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

【组方药物】 柴胡12克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4.5克 半夏6克(洗) 大黄6克(切) 牡蛎4.5克(熬) 大枣(擘)6枚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除大黄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纳大黄,更煮1~2沸,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
【主要功效】 和解清热,镇惊安神。
【适应病证】 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临床验证】 1.神经官能症:以本方治疗抑郁型神经官能症50例,获满意疗效(《陕西中医》1984,12:41)。亦有报告以本方治疗躁型神经官能症32例。总有效率为81.3%,其症状改善情况比西药组为优。另外,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神经衰弱症35例,治愈率为42%,显效率29%,1例无效(《山东中医杂志》1984,3:24)。2.癫痫:治疗36例。结果: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7例。与西药比较,本方治愈后复发率低(《辽宁中医杂志》1984,12:24)。3.甲状腺机能亢进:以本方加减治疗甲亢100例。结果:治愈50例,基本治愈41例,无效9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2:29)。
【方义分析】 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来、身重;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以治烦躁惊狂;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黄泻里热,和胃气;茯苓安心神,利小便;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祛邪。共成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但铅丹有毒,今常以磁石代之。
【实验研究】1.调节中枢:动物(小鼠)实验表明,本方对中枢兴奋性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5-羟色胺系统起效应。2.降低交感功能亢奋性:动物(家兔)实验表明:本方可使长期处于交感亢奋状态儿茶酚胺升高的家兔心肺损伤明显减轻,有的动物完全正常(《中医杂志》1985,1:60)。3.实验还表明本方具有降血脂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cháihújiālónɡɡǔmǔlìtānɡ

《伤寒论》方。柴胡、龙骨各四两, 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五钱, 制半夏二合半, 大黄(后下) 二两, 牡蛎一两五钱, 大枣六枚。水煎, 分四次服。治伤寒下后,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一身尽重, 不能转侧。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是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方由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组成。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现用法为水煎分二次服,大黄后下。功能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小便不利等症。
本方是用小柴胡汤的一半剂量,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六味组成。原治太阳伤寒,小便不利,未成里实,而用下法,以致邪气乘虚内陷。治宜和解之法。方用柴胡配桂枝、黄芩和里解外以治寒热往来、身重之症;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而治烦惊;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大黄和胃气而止谵语;茯苓利小便;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去邪。共奏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效。本方亦用以治癫痫以及小儿内伤食滞、痰热搏结中脘,引起食厥、热厥等证。现临床上应用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症者。方中铅丹有毒,不宜久服,临床亦可用赭石代。

☚ 生铁落饮   镇惊丸 ☛
000045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1:12